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的青年工作的地位和青年发展作出了重要论述,即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特别强调,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2]。作为15-35岁年龄段的群体①,青年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呈现了社会变迁烙印,且会在个体的生命历程演化中持续显现。同时,作为具有共同代际体验和受到相同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新生代②,青年群体形成了强烈的同辈代际认同和与前辈群体的代际差异。 因此,关注新时代青年群体发展的核心议题,准确把握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探讨青年个体与社会结构的互动关系,既是“十四五”时期纵深实施《规划》十项目标和应对青年人口变动的现实要求,也是建立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平等互信的代际关系和建构具有动力、充满活力、释放潜力的和谐稳定的现代化社会的应有之义。本研究基于代际社会学视角,以“社会代”概念和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突出中国本土经验与特色,以期系统考察新时代青年群体拥有的独特社会背景和构成特征,深入分析嵌合于新时代青年成长不同阶段和领域的核心议题,提出进一步了解并引导青年的研究展望,从而为实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借鉴。 一、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社会背景和构成特征 市场、社会和网络是青年成长的基础与土壤,孕育了具有时代共通性和国别特殊性的青年成长环境及由该环境形塑的群体特征。新时代青年群体对应欧美社会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③,均受到互联网社会兴起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影响。汤姆·库洛普洛斯(Tom Koulopoulos)等学者指出,互联网一代面临的全球性共同趋势包括,人口年龄分布从金字塔形转向摩天楼形④以及年龄包容性的增强,社会关注的获得由基于财富转向网络和社群的影响力,走出课堂的新教育模式缩小了教育差距并实现文化跨界等六个方面[3]。中国特有的国情伴随全球共同性因素折射到新时代青年的发展历程中时,也会带来特殊的影响。例如,依靠国家在公共卫生和生育政策领域的积极干预,我国婴幼儿和青年群体的因病死亡率和总人口出生率出现明显变化。相较于欧美大多数国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发生得更快、更早,伴随未来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摩天楼”上下一般粗的楼层数也会更多。 全球通性与本国特性并存的事实,使得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交织于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生命历程中,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改革开放后出生的青年一代生活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环境中⑤,《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8万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同时,2021年全国群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安全感近五年持续保持高位,达98.62%[5]。其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大学扩招等教育发展战略构成的教育扩张大潮。始于1999年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和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得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普及,此两项事件分别与“80后”步入大学阶段和“90后”进入中学阶段的时期相匹配,使得青年群体的成长期恰好迎合了教育的大扩张时代。例如,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且已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6]。其三,高流动、多元化的人口迁徙浪潮。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2021年26.6%的变化过程,近十年每年新增流动人口占比接近1%,且参与流动的人员已经从最初的青壮年劳动力转为全员流动,“迁徙中国”形态业已形成[7]。其四,互联网全覆盖与新媒体文化的兴起。1997年我国接入Internet 64K国际专线,开启了互联网的正式运行,持续加强的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使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8]。 青年群体经历的共同历史事件是塑造其集体记忆、惯习和价值观念的共同变量,考察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构成特征需要特别关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文化情境的作用。例如,有学者认为,与以往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青年代际群体相比,当代青年表现出更广泛强烈的代际身份认同、普遍鲜明的观念和行为代际差异以及深远突出的社会影响力[9];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具有网络化的生活方式、矛盾化的社会心态和扁平化的群体结构的群体特征[10];中国“Z世代”文化特色包括从互联网中寻求社会认同、“421”家庭结构使其结果导向诉求更为强烈、“内卷”与“躺平”共存的矛盾现象等[11]。 总体来看,新时代青年群体的人口、社会文化等特征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