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秋天,气温骤降,孩子们都从家里带来了厚厚的棉被,幼儿园门口一片繁忙的景象:有的家长忙着给班上的老师打电话,请老师来园门口帮孩子拿被子;有的家长直接把被子交到值班老师手上,嘴里还反复说着孩子的班级和姓名;有的家长弯着腰在教孩子怎样提被子……耳边时而还能听到家长们埋怨的声音:“这么厚的被子,孩子怎么拿得动?”我感受到的是家长们的担忧和烦躁。 又一年的秋天,幼儿园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有的小朋友拖着厚厚的棉被小心翼翼地爬着楼梯;有的是两个小朋友合作,一起把棉被送到活动室,再来拿另一条,“小妹妹,你是哪个班的,我来帮你拿,”大班的哥哥姐姐也来帮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们送被子……走廊里、楼梯上处处都是祥和的美景。 综观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真的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欢喜的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孩子爱心四溢、聪明能干;担忧的是我们的家长剥夺了孩子许多实践的机会,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们有许多孩子来自4+2的家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四位老人大多数已经退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孩子、“帮助”孩子,所以孩子的许多事情都被老人亲力亲为地代办了。还有的孩子来自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忙于上班,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孩子,因此为了节约时间,剥夺了孩子实践摸索的机会。但是,家长们的“翅膀”不会给孩子遮风挡雨一辈子,孩子总要长大,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势在必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详细阐述了3-6岁各年龄段儿童在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并给我们教师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和教育对策。但是,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这块“沃土”,只有家园携手,同步前行,才能让孩子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一、家园共鸣,肯定孩子 对《指南》的深入研讨和学习,让我明白了孩子的应有发展水平,并因势利导地开展活动,帮助他们从现有水平向应有水平迈进。但是,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家庭,首先我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洗去他们根深蒂固的错误思想——孩子小什么都干不了,让他们懂得此年龄段的孩子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因此,家长园地、班级群、线上家长会等交流平台我都及时推送最新的教育理念,只有理念一致,步调才能趋于统一。 作为老师的我们,还要发挥孩子和家长间的纽带作用,把孩子在园的表现以视频的形式发送给家长,让他们见证孩子的变化,为他们相信孩子奠定扎实的基础。记得有一次在生活馆里做寿司,孩子们自己洗萝卜、切萝卜、拌佐料、卷寿司……分工明确,有条不紊装寿司做好了,全班小朋友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寿司,感觉分外美味。而我是一个默默地观察者和摄像者。当我把视频分享到家长群后,群里的家长“沸腾”了。乐乐妈妈说:“乐乐在家有时吃饭都是奶奶喂的,今天还会切萝卜。”果果妈妈说:“果果在家经常要我们帮他盛饭,今天他卷寿司的动作可真娴熟。”……当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时,家长们感慨万千,无法相信自己的孩子自我服务能力这么强,心中十分开心。 二、家园共商,搭建平台 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是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因此,家园共商,为孩子搭建提高自我服务能力的平台是最有效的捷径。在幼儿园里,自主入园、自主用餐、轮流当值日生、午睡时互相帮助穿脱衣服……都是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时候,教师不是做“甩手掌柜”,而是要认真观察,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少走弯路。 比如,新学期第一天的自主入园,一想到孩子们带着厚厚的床上用品负重上下楼梯,真让我心疼不已,但仔细分析孩子现有的自我服务能力和水平,发现他们完全可以胜任。于是,我和孩子们进行线上谈话给足信心,一起商讨拿被子上下楼梯的方法,分析安全隐患及注意事项,最后孩子们自己讨论制定了自主入园计划。同时,我们也把自主入园方案发给了家长。周密的部署再加上家长的鼎力相助,我班幼儿的自主入园计划顺利完成。由于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我们也及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一方面可以让同伴间互相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为下次活动积累宝贵的经验。 我们的孩子真的是潜力无穷,需要我们做有心人,努力去挖掘装在幼儿园里孩子都是勤劳的“小蜜蜂”,在家里也要给他们提供充分施展的空间,如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洗澡……虽然最初的动作可能有点笨拙,但熟能生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 三、家园共想,齐力推进 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家园一定要共想,互相合作、互相理解,才能更快地促进孩子的自我成长。 家园共想之一:信任孩子。信任孩子,就要允许他们犯错,接纳他们的失败。比如孩子第一次切水果,伤到了手,我们不要大惊小怪,以免给他造成心理阴影,而是引导他怎样切才安全,这样他下次再实践时,就会轻松容易得多。或者偶尔一次盛饭不小心打翻了碗,我们应该和他一起收拾,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和埋怨装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实践和总结的过程,让他们从错误中学会反思、学习成长,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方式。 家园共想之二:为了孩子。家园的共同目标就是帮助孩子快速成长,因此彼此要敞开心扉,不遗余力地支持对方。比如,经常有家长说:“女孩子大了,爱漂亮了,要穿妈妈的高跟鞋,我该怎么办呢?”对于家长的困惑,我们老师一方面要帮助其正视这件事,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孩子发现小朋友穿高跟鞋的弊端,从而拒绝尝试穿妈妈的高跟鞋。同样,家长也要理解老师,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孩子们善于发现、敢于探究,偶尔也会发生磕磕碰碰。比如,自主用餐时,乐乐伸着头看喝的什么汤,一旁的豆豆没注意,手中盛汤的勺子不小心刮了乐乐的脸,脸上出现了一条红红的印子。尽管我们及时采取了措施,但离园时红印仍在,我向乐乐妈妈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豆豆和奶奶也当面道歉,乐乐妈妈听后没有一丝的责怪,反而很理解。正因为有了家长的支持,我们才会大胆地放开手,让孩子们有了更多探究、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