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系统是世界上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是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大科学成果之一。随着北斗导航系统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参与北斗建设的科学家们也被公众所熟知。其中一位女青年科学家徐颖,在面向公众介绍北斗研发的过程中,凭借通俗易懂又不失幽默的风格,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北斗女神”。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徐颖老师,向徐老师请教了关于儿童科学启蒙和科学素养培养的问题。 兴趣先行,因势利导 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世界的未知,而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比让他掌握多少科学知识更重要。 孩子天生就对外部世界感兴趣,比如天为什么是蓝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外星人真的存在吗,宇宙之外是什么样的情况……徐颖老师认为,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父母要做的就是遵循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提问经常会超出父母的知识范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徐颖老师说,即使是做科学研究工作的父母,也只是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了解,超出这个领域,也存在知识盲区。所以当孩子问了一个父母回答不了的问题时,父母不要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陪着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父母实事求是的态度能让孩子及时了解到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的,即使是成人甚至是科学家也对很多东西不了解,所以我们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 事实上,只要孩子有探索外界的意愿,一定能找到获得答案的不同渠道。现在网络上有丰富的科学资源,包括短视频、直播、讲座等,不仅能解答孩子的疑问,满足他的好奇心,还能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因为这些网络上的信息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加以辨别。另外,很多科研院所都会设置公众开放日,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参观。还有很多科学杂志都为小读者开放了交流平台,孩子可以通过发邮件或者写信的方式向科学家提问。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把问题带到学校去,问一问学校里的科学老师。 徐颖老师还告诉我们,兴趣不仅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的前提,也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对科学感兴趣,对未知世界感兴趣,才会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快乐。 实事求是,培养科学思维 徐颖老师提到小时候写“我的理想”主题作文时,80%的同学都希望长大了当科学家,但最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科学家。其实她认为,与成为科学家相比,更重要的是能带着科学精神去工作和生活。 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科学知识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所以科学精神应该是学会用辩证和怀疑的思维去看待一件事情,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做好随时迎接改变的准备。 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徐颖老师认为,父母不仅要注重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做到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做好示范。比如家庭群中经常“谣言”四起,父母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信息,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要给孩子示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首先是不盲从,其次是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证。 团结协作,发挥螺丝钉精神 提起北斗工程建设时,徐颖老师说她是误打误撞进入这个行业的。当年她坚信21世纪是通信的时代,虽然并不了解这个行业是做什么的,但她坚定地选择了通信工程专业,后来有机会接触并参与北斗建设项目。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她发现了很多未知世界中不一样的东西,给她带来的不仅是浓厚的兴趣,还有成就感。特别是北斗工程,这是祖国和人民真正需要的东西,徐颖说这种自豪感和归属感更加无与伦比了。 徐颖老师提到能参与北斗工程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赶上了国家科技飞速发展的好时代。而对于北斗建设这样的国家大工程,它的成功离不开全体北斗人的团结协作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大到方案设计,小到零部件制作,每一项工作对整个工程都至关重要,而参与的每个人都要发挥螺丝钉精神,恪尽职守。徐颖老师也鼓励更多的孩子将来大胆逐梦,将个人追求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对孩子的成长寄语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只能陪他走过人生当中的一段路,他自己才是人生的第一负责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去帮助他、支持他、尊重他的选择。 我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自洽的人,每做一件事情,做出一个决定都是经过思考的,并能承担相应的后果。该努力的时候努力,该休整的时候休整,确定了一个目标,就奋力拼搏,全力以赴,不给自己留遗憾。 (徐颖,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导航总体部副总工程师,2023年北京市家庭教育主题培育实践公益大使。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曾担任科普中国的形象大使,擅长用风趣易懂的语言为公众讲述北斗研发的故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北斗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