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政治:冷战初期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文协翻译计划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若泽,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冷战初期,美国私人基金会以宣传美国价值观为目的,发起一系列跨国文学活动,试图影响对象国的文化。从1947年到1952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计划移植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文合作经验,通过与中国福利基金会建立双边合作关系,赞助中国文协翻译出版一批美国作品,隐蔽地影响战后中国文化走向。这项翻译计划带有鲜明的早期文化冷战意味,但中国文协希望借此机会,为中国文学的恢复与发展寻求资源,并尝试将中国现代文学推向世界。这项计划并非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单方主导,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环境的变化、文化政策的转向和中方参与者的思想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项目的最终命运。冷战局势的变化促使洛克菲勒基金会暂时退出中国大陆地区,重新规划其全球布局。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23 年 08 期

字号:

       文学作品因其具有独特的心理刻画和美学价值,常常被美国政府用于文化外交项目,服务于政治宣传目的。冷战初期,美国私人基金会的跨国文学活动,以宣传美国价值观为目的,试图影响对象国的文学文化,被打上了文化冷战①的烙印。随着文化冷战研究在人文艺术领域不断深入,冷战中的文学生产机制日益成为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冷战史学者对图书传播研究的焦点从欧洲图书市场向包括东亚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拓展。②中外文学研究者致力于发掘现代经典作家不为人知的政治身份,以揭示文学与冷战政治的隐秘关系。③然而,历史学者往往侧重于探讨冷战意识形态的政策制度,较少关注从顶层设计经私人基金会到作家个体的层级差异,文学研究者则更为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作品分析和作家思想研究,无法呈现冷战文艺活动的复杂全貌。既有成果倾向于把研究对象视为宣传政策的接受者和推行者,忽略了在地作家与官方策略之间潜在的矛盾或冲突。在传播机制上,文艺图书的跨国流通涉及翻译问题,而翻译生产牵涉不同语种、国别、团体之间的合力与角力,这一特点进一步加剧了冷战文学活动的不稳定性。④翻译之于文化冷战的特殊意义在于,在国家控制和政治宣传的笼罩下,翻译家“仍能发挥能动性(agency),以追求自身的目标与利益”⑤,由此揭开个体与政策之间的缝隙和距离。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除了通过官方渠道开展意识形态宣传之外,还借助私人基金会的力量在人文艺术领域倡导美国价值理念。这一点已经为国内文化冷战研究者所关注。⑥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机构。1947-1952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意欲移植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文主义经验,通过资助中国文协的文学翻译活动,隐蔽地影响战后中国的文化走向。但中国文协试图借机为中国文学的战后恢复与发展寻求世界文学的源泉,并尝试将中国现代文学推向世界。因此,双方在组织架构、书目选定、经费安排和出版发行等多个环节展开博弈。这反映出冷战宣传推动者与其实施对象之间的目标错位,成为考察早期冷战宣传及其实际效果的重要案例。不过,现有的文协研究主要限于抗战文艺史的梳理,极少关注文协返沪后的活动。⑦大部分参与该计划的中国作家对此失记或语焉不详,后来的研究者又多将其与其他项目混为一谈或从个体角度进行分析。⑧这些著述都不足以还原这个跨国项目的全貌。本文利用美国洛克菲勒档案中心卷宗和上海市档案馆所藏中国福利会档案,以及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梳理这项翻译计划的缘起、实施和最终失败的过程及原因,展现中国作家群体与美国私人基金会合作中的翻译政治和文学博弈,以加深理解美国冷战宣传在中国大陆的实施效果。

       一、翻译计划的缘起

       美国政府与私人基金会在全球事务中保持着密切联系。私人基金会表面上秉持中立态度,呈现出某种超国家利益的特征,实则在美国崛起为全球霸权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渗透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学者指出,“美国慈善基金会试图建立强有力的网络,明确招募和动员最有前途的学术界知识分子来开展全方位的大规模项目,包括在国内和外交事务中辅助美国的发展”,从而与主权国家一道“发展出一种人员、思维和金钱的流动机制,而这种机制适合维持现存全球权力的等级结构”。⑨

       通过与政府部门之间频繁的人员交换,洛克菲勒基金会深入参与官方政策的策划和实施,积极融入美国的海外战略布局中。二战期间,为了遏制纳粹德国在拉美地区的文化渗透,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设立美洲事务协调办公室(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for Inter-American Affairs),负责人就是洛克菲勒家族成员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A.Rockefeller)。他利用电影、广播、新闻出版物等现代媒体开展宣传攻势,在拉美受众中成功塑造美国的正面形象。⑩进入20世纪4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会把目光投向亚洲,前远东部副主任顾临(Roger S.Greene)卸任后,随即改任美国国务院对华文化交流项目顾问。(11)该基金会还重点资助美国中国学研究的重镇华盛顿大学,尤其关注中国历史文献英译和中国北方问题研究。1947年之前,基金会已为其提供13.415万美元用于远东研究,1947年又为一个七年研究项目追加10万美元经费。(12)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中国发起富布莱特教育交流项目,遴选委员会成员中同样包括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远东代表沃森博士(Robert B.Watson),此人还兼任美国新闻处文化官员。(13)洛克菲勒基金会人文分部主任助理法斯(Charles B.Fahs)在二战期间服务于美国战略情报局远东部(Far East at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14)战后曾短暂担任国务院远东研究部(Division of Research for Far East of Department of State)代理主任。(15)1946年9月,法斯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人文分部主任助理,1948年转为副主任,1950年1月升为主任。1949年8月,法斯曾接受国务卿办公室(Office of Secretary of State)的咨询。(16)他所撰写的美国远东政策报告强调资助教育交流活动,特别是向日本派送师资,(17)对美国出台对日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洛克菲勒基金会在1946年通过人文分部向哥伦比亚大学提供140万美元创立俄罗斯研究院(The Russian Institute)。这所研究院继承了战时战略情报局的运作模式,成为冷战时期情报战和心理战的重要机构。同时,这也意味着以目标国语言、历史和文化为主要对象的区域研究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人文赞助项目的新重点。(18)在该基金会1947年的规划中,所有人文项目获得的资金总额达到150万美元,与医学项目和洛克菲勒家族长期支持的教育总会(General Education Board)经费持平,略低于自然科学的预算(170万美元)。(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