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刘师培、章太炎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史乃至政治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巨大影响,两人行迹与相互关系变化值得格外注意,过去已有不少研究者对此加以关注,发表了不少成果。但随着有关新材料的发现,尤其是最近刘师培致章太炎的一封道歉信被公布,重新研究这个话题就有了更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刘师培此信较长,披露信息颇多,因系当事人的现身说法,尽管有公开表演成分,但其史料价值重大,为进一步讨论刘章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材料。有学者根据此信中的自白,对刘师培投靠端方一事作了颇有深度的解释与辩护①,有助于我们认识刘师培当时的所作所为和心态变化。 不过刘师培这里的自我表白和标榜仍有诸多有待发覆之处,笔者以此材料为基础,再利用新出版、新发现的其他若干资料,结合既有学者的研究,对刘师培信中的说辞进行考辨,希望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语境中重新梳理和考察刘师培与章太炎的交谊演变情形,以及双方利用报刊媒介进行自我展示与互动的后续情况。 一、刘章交恶 1903年,刘师培与章太炎在蔡元培主持下的上海爱国学社订交,“二君之学术途径及革命宗旨皆相符合”。②旋即章太炎因为“苏报案”入狱3年,1906年被释放后远赴日本加入同盟会,主持《民报》,大力宣传“排满”、革命。1907年初,在安徽芜湖皖江中学堂任教的刘师培接受章太炎邀请,携妻子何震一起赴日,也加入了同盟会,为章太炎主持下的《民报》撰稿,鼓吹“排满”革命,并与章太炎一起参加了其他激进政治活动。③但这段时间,同盟会内部矛盾爆发,倍感失望的章太炎对孙中山尤为不满。恰巧暗中本是革命党人的程家柽被清廷肃亲王善耆、陆军部尚书铁良委派,赴东京分化收买革命党人,程联络同盟会会员刘揆一后示意革命党人可以假受招安,章太炎认为此事作为权宜之计可行。④可能正是从此角度考虑,章太炎此后才委托何震向清廷地方督抚寻求资助。 1907年底,被迫辞掉《民报》主笔的章太炎有了告别政治赴印度为僧的想法,只是此行需钱颇多,他本人无力负担。⑤为此,他请即将归国的何震同其亲戚——时任中国驻长崎领事、张之洞女婿卞綍昌联系⑥,让卞向张之洞说项以换取资助。⑦但张之洞此时已转到北京担任兼管学部的军机大臣,恰好身在南京的卞綍昌就近告诉了因为徐锡麟事件极为警惕留日学生革命问题的两江总督端方,让何震到南京同端方接洽。1907年12月29日,章太炎从何震复信中得知,刘师培由东京返回上海后计划就地代章太炎同端方交涉。 而何震之前到南京同端方接洽获得积极回应,端方答应资助刘师培夫妇继续返回日本活动。作为回报和答谢,刘师培遂在上海致函端方,就如何镇压、收买革命党一事为之出谋划策,且主动输诚表示自己愿意放弃反满立场,充当朝廷暗探,侦查破坏革命党的活动。⑧不过这封信的最后部分,刘师培也在端方面前力保章太炎,揭出章太炎主持《民报》事及其与革命党的矛盾情况,眼下章太炎打算“往印度为僧”,“惟经费拮据,未克骤行”,刘师培希望端方赦免章太炎的罪行,“助以薄款,按月支给”,好让章太炎改过自新。⑨刘师培这里获得端方按月支给章太炎出家费用的许诺却未被章太炎接受。章氏希望刘师培能为之转圜,“先付三分之二,不则二分取一”,否则即拒绝。⑩这样的要求被端方拒绝,这意味着刘师培夫妇为章太炎奔走获取端方资助的努力宣告失败。 1908年2月中旬返回东京之后,刘师培夫妇开始离间章太炎和革命党的关系,希望迫使章早日脱离革命党。凑巧的是,这时何震与其表弟汪公权的奸情为章太炎识破,章太炎遂将此事告诉刘师培,由此让刘氏愈加不满,两人之间裂痕进一步扩大。(11) 4月中旬,汪公权与刘师培、何震夫妇放出章太炎将要放弃《民报》笔政、出家为僧的消息,并致信《二六新闻》《申报》等媒体让其刊发。敏感的《申报》驻东京记者立即在《申报》上发布了有关内容。(12)稍后,《时报》亦发表了类似报道:“据确实友人信,言《民报》社主笔章太炎已延南京某僧来东受戒,决计出家,从此不问世事云。”(13)《申报》《时报》等报的报道马上为章太炎得知,他立即致信《申报》等媒体发布反驳声明,除揭发刘何汪三人构陷自己,还直斥何震表弟汪公权为刘章矛盾的症结所在,反驳之中也为刘师培留了转圜余地。(14) 面对章太炎的辩驳,刘师培夫妇不愿就此罢手,为此不惜自揭曾充当章太炎和端方之间联络人的秘密。何震专门致密函于章之论敌吴稚晖,向其提供章太炎通过刘师培夫妇与端方联络的五封信,借以揭发章太炎与清廷大员已经暗通款曲,以及章批评《新世纪》主张无政府主义的事实。(15)何震在信中还火上浇油,特别提到“东方无知之革命派受其(指章太炎)影响,亦排斥无政府主义及世界语”(16),以此加深主张世界语和无政府主义的吴稚晖对章太炎之敌意。此外,刘师培夫妇还迁怒于寄居其家的苏曼殊,迫使苏曼殊搬出。(17)随后刘师培夫妇伪造《炳麟启事》在《神州日报》上发表。(18)刘师培夫妇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造出既成事实,逼迫章太炎脱离《民报》社,以实现昔日对端方的许诺。刘师培与何震二人这种借用舆论造势、伪造后者发声的策略,不但让章太炎遭到革命党阵营中吴稚晖等论敌的诋毁,还连带落下“背叛革命党”、充当“满洲鹰犬”的恶名(19),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民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