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作 者:
刘迪 

作者简介:
刘迪,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体现观念变化、即时互动沟通的重要渠道,在其背后意识形态斗争也暗流涌动。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师生群体是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核心用户,由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应对策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探讨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从群体特点、工作队伍、教育方式、责任落实等方面分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风险应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从理论指导、阵地建设、法治保障、技术赋能、协同治理、机制创新等层面找寻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应对的有效策略。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3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23)04-0146-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P153)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与网络平台媒介更新迭代,使高校意识形态斗争战场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意识形态风险愈发地从线下转到线上。与此同时,由于高校师生群体作为参与到网络虚拟空间的核心群体,高校便成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如何科学有效应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成为新时代不可回避的难题。此外,社情民意、突发事件借助网络舆论的冲击波,引发一轮又一轮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变。因此,着力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是应对高校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关键着力点。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守正创新,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因素和环节等关键节点的识别力,做到科学预判、有效治理和主动出击,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

       2022年9月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2]其中高校师生是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核心用户和活跃群体。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西化”“激化”和“泛化”等风险挑战。

       1.西方错误思潮渗透造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西化”风险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风险叠加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更加尖锐激烈。其一,某些西方国家妄图掀起“新冷战”逆流,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趋向复杂,成为激发意识形态风险的“幕后推手”。西方“和平演变”策略导致意识形态面临“西化”的风险,体现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就是利用网络渠道和手段,向大学生群体兜售、传播“西化”的价值观念,使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借助网络空间甚嚣尘上,以达到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动摇党的执政根基、解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终极目的,从而使青年学生在思想行为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西方价值观。这些错误思潮在网络中的出现和传播,极大地冲击了青年学生原有意识形态防线,使其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发生偏差,严重影响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效能。其二,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逻辑影响和一些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象,也对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造成冲击。市场中的“经济人理性”,对青年学生产生的影响就是容易使青年学生对物质、金钱、权力进行追逐,物化他们的理想目标,淡化他们的社会理想,进而削弱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现实特点、互联网人际交流突破时空的束缚、圈群文化的潜在影响等,放大了市场经济的非理性影响,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诸多风险源。同时,文明冲突论、意识形态终结论、所谓的“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腐蚀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以上这些“逆流”和错误思潮的存在,使西方话语霸权、文化霸权挤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一些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折射出西方错误思潮正在抢占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话语权,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西化”的潜在风险仍在。

       2.敏感热点问题传导产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激化”风险

       随着智媒科技的应用,舆论的环境和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新闻观点、社情民意和利益诉求碰撞与交织的虚拟社区,越来越多的“现实失语者”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引发公众关注、同情和共鸣,社会敏感问题辐射的范围愈来愈广,使得网络舆论成为突发公共危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青年大学生对社会负性新闻、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高、参与度高,对舆情事件问题的思想感知和理性识别不够成熟,政治鉴别力、价值判断力不足,易于成为关注、参与网络舆情事件的背后群体,易于受到网络“意见领袖”的情感传播和意见裹挟,且具有引发群体行为的特点,这也使得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导工作难度加大。很多社会舆情事件背后,都能找寻出别有用心之人借助网络煽动大学生群体炒作社会热点话题的“蛛丝马迹”,企图把社会的多元化复杂化现象、个体事件等阐发为整个社会的“不公平”、制度的“不合理”,进而“丑化”政府形象、质疑“党执政的合法性”。高校网络舆情背后的一次又一次舆论反转,折射出社会负性新闻以及社会热点事件交替传导,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激化”的风险。

       3.负性事件“慢回应”造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泛化”风险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瞬时传播、风险外溢、隐匿“微化”等特点,现代信息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加之“人人都是媒体人”的自媒体时代,使网络舆情自潜伏期、形成期到高涨期与高潮期的周期趋向缩短。一旦错过舆情引导的黄金时间,或对重大事件与热点的回应不充分,思想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无法对其进行甄别,就会增加负面的传播效应,从而加剧了舆情正面引导的难度,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就会丧失“主动权”。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最为活跃的群体,高频使用微博、贴吧、知乎、b站、微信等平台,加之猎奇心理、鉴别力不强等群体特征,易于关注、参与、传播各类涉及高校的相关舆情。高校突发事件通过互联网投射被放大,引发网络舆论极速传播且易引发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行为,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冲击。这些事件背后,都存在着高校舆情管控的“慢动作”现象,要“避免一些具体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性事件,避免出现大的意识形态事件和舆论漩涡”,[3](P128)由一般性问题引发意识形态问题,呈现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泛化”风险。同时,这也折射出高校党委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点和堵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升,责任落实效能不足,网络舆论阵地建设滞后,技术手段还存在短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