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心理通识课”系列三本书之一,作者林紫将“安全感”大概念颗粒化为10个心理关键词:依恋关系、安全感、情绪性记忆、家庭系统、冲突应对、自我认同、情商、社会适应、归属感、心理弹性,带领父母一步步走进安全感核心地带,逐步解决“从何处入手”以及“怎么做”的问题。书中,作者还为父母提供了大量的课后练习以及过往学员的练习分享,为读者阅读营造一种“工作坊”的氛围感。日前,笔者采访了她。 Q:如今很多人自称“缺乏安全感”,而您在书中说,“给孩子安全感前,先培养我们内在的安全感。”那到底什么是安全感,我们怎样坚定自己是否有安全感呢? A:心理学上讲的安全感,是内在的安全感,不存在绝对统一的标准,我更认同马斯洛理论,安全感是强调一个人从内心深处,对自己对环境对现在和未来,都更有底气、信心和确定感。 安全感来自每个当下都被全然地接纳和欣赏,来自对生命无条件的信任与尊重。 检验父母是否具备内在安全感的标尺之一,是看他们是否愿意把犯错的权利还给孩子,是否愿意让孩子去面对不完美却真实的人生,在风浪中展示自己与生俱来的抗干扰能力,直至“蝉噪林逾静”的美好境地,定能生慧。 做有安全感的父母,不是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担心,而是能清晰地觉知观照并接纳生命的起承转合,任世间干扰纷纷,却始终能够“守住自己的中心”。假如你发现自己的心很难安静,那就去看你的孩子,看他们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的小模样,看他们无遮无拦的眼泪和笑脸…… Q:一些父母总是处于焦虑之中,是不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缺乏安全感? A:是的。缺乏安全感的父母常有的人生假设是——人必须有钱,人必须优秀,人必须完美。可世事难料身不由己,于是生出焦虑和不安……相反,具足安全感的父母常有的人生假设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即使没那么多钱、不那么优秀,也不够完美那又怎样?示弱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能力和素质。所以,减少为人生路径不安的方法之一,就是矫正自己的人生假设。 也许我们要做的不是牺牲陪伴时间,殚精竭虑地去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而是带着智慧,用心读懂他们成长的每个重要瞬间。 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孩子培养内在安全感的过程,正是自己修行的过程,我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孩子是来度我们的菩萨。”这尊小菩萨,引导我们由家长无意识的探索开始。通过依恋关系类型的调整,穿越生活事件的考验,最后在特定的集体无意识和文化的影响下,安放好我们的内在安全感,回归自性圆满。 Q:有些妈妈总是难以常全接纳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一丁点的问题都会让他们抓狂,这样“完美主义”的妈妈会不会让孩子更没安全感? A:“完美主义”妈妈们可以试试看,接受生命的真相——生命是动态的遗憾,而非静态的完美,孩子也不例外。生命是无人可替代的修行,孩子也要自己面对人生的课题;生态是不断拓展心灵疆域的过程,孩子可以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局限性 建议这些妈妈可以找个时间静静,写下这些问题的答案:18岁之前最让你感到自卑的事情有哪些?这些事情,现在回过头看,有哪些已经更成了你的骄傲?哪些变成了你的财富?哪些你差点都忘了?哪些还在困扰你?挑出现在依然困扰你的事情,采访身边三个最信任的人,问问他们的看法,采访一个你认为最完美的人,问问他们有没有过自卑的时候。找出身体上最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一个部位,仔细端详和抚摸它,学着接纳它、感谢它、爱上它。当你真的爱上它,就请在这里写下:我爱不完美的自己,然后大声重复三遍“我爱不完美的自己”,再问问自己:这句话,最想大声对谁喊出来? 其实,所谓“人们喜欢完美的人”是个伪命题。过度追求完美的人,气场通常是僵硬和紧绷的,常给周围人带来无形压力,令人退避三舍。而最受欢迎的品质是“真诚”。想要孩子一生平安,不需要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完美养育过程,把他们打造成不可能存在的完美之人,只要学会接纳真实与缺憾,我们和孩子都会变得越来越有安全感。 Q:“情绪性记忆”是您书中10个心理关键词之一,它是怎么影响安全感的? A:决定一个人一生幸福与否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伴随事件产生的情绪性记忆。生活中,很多父母常不自觉地试图通过剥夺孩子的欲望满足来惩戒孩子,殊不知,我们真正希望孩子学到的东西,会被淹没在羞辱和不配得到感之中,令孩子一无所获且失去更多。所以,与其过早地让孩子去记忆很多陈述性的知识,不如尝试更好地帮助孩子去建立美好正向的情绪性记忆,通过对情绪性记忆的了解和与它的互动,使孩子始终保持对世界、对自己、对他人的好奇心,带着这样的好奇心,能够形成更有力量地面对世界的能力。 Q:都说今天的孩子比较脆弱,我们又该如何帮孩子拉伸“心理弹性”? 真实而不过度地赞赏;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空间,不过度监视孩子的行为;不要尝试为孩子解决每一个问题,或者避免可能发生的每一个失败,让孩子在自然的体验当中,逐渐了解和发展出自己的应对方法——前提是父母已经帮助孩子了解了明确的安全和道德界限,为孩子呈现了自己积极面对失败的良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