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23)01-0208-09 胡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早年依靠清政府扶持并经办西征借款而成为晚清最著名的官商之一,却于光绪九年(1883)阜康票号倒闭案中,面临清政府的严厉财务清算。这成为胡光墉最终破产的重要因素。胡光墉破产清算案,在政商界轰动一时,系探讨晚清官商关系的典型案例。 关于胡光墉破产清算案,吴烨舟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①但在该案的两个重要问题——乾泰公司的华商股份以及第六次西征借款的行用补水上,吴文对前者几无涉及,对后者系以地方督抚左宗棠、曾国荃咨户部文为依据,作文本内容的静态分析,缺少胡光墉、清中央政府、地方督抚在破产清算案中的动态博弈过程展现。本文拟在吴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界未曾留意的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总理衙门档及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档案等,重点阐述户部清查华商股份、行用补水的来龙去脉,以更好地观察晚清官商在宦海利益链条和人脉关系中的情态。 一、胡光墉破产清算案的演变历程 胡光墉破产清算案,最初源于阜康票号倒闭而面临的官款索赔,本文称之为官亏案。 阜康票号由胡光墉投资经营,并于京沪等地开设分号。按制,私人票号不得经营官款业务,但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该制逐渐松弛并为清政府所默许。②阜康票号运营官款业务,一方面是协解官款,如光绪八年(1882),胡通裕(阜康下属浙海关银号)曾循案汇兑浙海关应解南洋海防经费。③而这部分协解款项,在规定解拨时间之前,多存放于票号。另一方面是接受官款的存储生息,如同治十一年(1872),直隶总督李鸿章将制钱36万串存于胡光墉处,岁以7厘起息。④ 光绪九年,国内金融市场投机行为方兴未艾。十一月初,因沪上金融危机导致挤兑风波,巨号阜康骤然倒闭,震惊中外。《申报》《北华捷报》均对“浙省第一巨号”的破产加以公开报道。⑤京官李慈铭、翁同龢及旅沪粤商徐润等,在私人日记等中对此亦有关注,⑥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感慨:“中国人大败,胡光墉(汇丰银行的老朋友)在中国各地的买卖都失败了!”⑦ 阜康破产后,官款索赔成为清政府关注的焦点。都察院左都御史延煦以“阜康之为害不止一方”,“其情之重百倍于关闭钱铺”为由,建议将胡光墉革职并清缴所欠各款。⑧与此同时,顺天府尹毕道远、周家楣认为尽管阜康商号闭歇,但其经手公款及各处存款甚多,亟应严切究追。⑨在京官弹劾下,十一月初七日,清政府令毕道远提讯阜康号伙汪惟贤,将(阜康)公私各款逐一清理。⑩十一月二十八日,上谕两江总督左宗棠“饬提该员(胡光墉),严行追究,将亏欠各处公私等款赶紧逐一清理”。(11)由此,左宗棠替代毕道远,成为查办阜康票号官亏案的主要官员。 国内已刊左宗棠文献未见胡氏破产案的详细记载。与此相关,吴烨舟论文对官亏案的清理数据等亦鲜有提及。 根据各方文献特别是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总理衙门档案统计,胡光墉亏欠各类官款银1550352两,钱20.5万千文。其中,解部饷银共251737两,具体包括江海关还部垫银39400两、闽海关汇解京饷银25750两、浙海关汇解第二批京饷银50000两、福建省汇解边防经费银5500两、两江总督汇解江海关第六批京饷50000两及添拨京饷银40000两、扣留补水应解部银41087两。各省公款项共银1298615两、钱20.5万千文,具体包括顺天府公项银48640两、直隶练饷钱20.5万千文、天津税饷筹防赈捐等款101700两、浙省塘工义渡各善举等款108576两、闽海关税银127683两、福建司道府库及各局公款银198513两、浙江纲盐局款银67000两、浙海关税银10万两、两江办军火银20万两又垫发京阜康小票银6万两、江苏上海道署公款银186503两又充公银10万两等。(12) 按制,官员亏欠帑项,由该督抚将其人田房什物入官变抵。(13)左宗棠虽因西征借款等洋务事宜,与胡光墉私交甚密,但因阜康票号官亏案牵涉事大,并未对其偏袒。左宗棠将胡光墉提至南京,交给藩司梁肇煌提讯。光绪十年(1884)正月,梁肇煌禀知左宗棠,建议将胡光墉“典当作抵,均属有著,私款亦将产业店铺衣饰作抵”。(14)后者随后上奏“阜康号商已革江西候补道胡光墉,商号闭歇,亏欠部款及江苏公款,业经封产备抵”,(15)譬如直隶练饷钱20.5万千文可以“公义、余庆、裕丰三典”作抵、浙省塘工义渡各善举等款108576两可以“太成典作抵”,两江办军火银20万两可以“公顺典及各处典屋”作抵等(16)。案发至此,仅围绕阜康官亏展开。 然此前谕旨,还饬令浙抚刘秉璋等“密速查明商人胡光墉原籍资财以备抵偿亏短公款”。(17)光绪十年初,刘秉璋肯定官亏案已将胡光墉各典当具抵,无需再扣,却提及胡光墉可能存在的一笔隐形资产,即乾泰公司的华商股份。在此前后,陕督谭钟麟因西征借款偿还问题,追问总署及户部“胡光墉现交卸局差以后,应还洋款应如何办理”。在咨文中,谭钟麟不仅提到“左宗棠奏借华洋商款均系胡光墉经手,此中有无胡光墉股分(份)无从查照”,还涉及西征借款的行用水脚问题。据谭钟麟称,光绪七年(1881)所借400万两洋款,先后由胡光墉开报106784两,内含水脚银30209两、行用银2万两及存于洋商梅博阁(A.Myburgh)(18)处补水银56575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