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情怀与政府旌奖:晚清赈济中的华侨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华炳,浙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华侨华人问题(杭州 310015)。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个多灾荒的国度,晚清时期亦不例外。晚清赈济除官赈外,民间义赈亦颇为显著。其中逐渐获得“正名”身份的海外华侨日益成为协赈的新生力量,并在普赈、工赈等环节表现出色。从“丁戊奇荒”到徐海水灾,在全国各地的水旱灾害中,华侨以多种方式募捐赈款汇寄灾区,与国内官赈和其他义赈相辅相成。晚清华侨的跨国赈济行动除近代性这一最大特征外,还呈现出祖籍地施善与跨省际赈济并存,主动捐赈与劝募施赈并存,精英领捐与群体集捐并存,以及注重救助物品的适宜性等特点。具有深厚民族情怀的海外华侨通过赈济,积极参与晚清事务,并获得了官方嘉奖,成为其提高国内政治地位,并与晚清政府构建新型官民关系的重要切入点。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23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23)03-0122-07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日益成熟与完善,为国内外政府机构和社会人士所关注。究其原因在于,在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新困境的时代,其构想与实践能够最大化地惠及世界各国。与“一带一路”有着天然的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海外华侨华人,不仅是这一倡议的主要宣传者、践行者,也是主要受益者、推动者。他们是中国近现代化的重要推手,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力量,是中国形象的重要标志。①海外华侨为中外的经济互通、文化交流、公共外交,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特别是在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乃至全球抗疫斗争中,他们通过捐赠行动最有力、最直接、最现实地佐证了其角色身份的跨国性意义与慈心善行的世界性价值。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从发展机遇、独特优势、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等维度阐述了海外华侨华人的特殊价值和重大作用。回溯20世纪初以来的一百多年历史,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革命和祖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中捐献巨额款物的表现,让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为之肃然起敬。本文以晚清赈济为考察点,梳理华侨参与国内慈善情形,评析其捐赠特点及政府评价,以探究晚清华侨是如何通过参与国内事务,与晚清政府构建起新型官民关系的。

       一、晚清华侨赈济实态

       华侨羁寓外洋,或艰难谋生或辛苦经营,多半仅能养家糊口,但“积资累亿者”②亦实繁有徒。然而,无论他们所处何种境遇都不忘祖国,“身在外洋,心向中国,渥沐国家二百余年深仁厚泽,何日能忘”③,凡遇各省水旱偏灾无不捐资助赈。“自山西河南旱荒,而后顺天、直隶、山东、福建、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天灾流行历遭水旱”④,从日本横滨到美洲古巴再至新加坡、槟榔屿等各埠华侨赈捐实乃至再至三。光绪、宣统年间,南洋、美洲华侨助赈“丁戊奇荒”和南方多地水灾,尤能体现出海外华侨群体的民族情怀。

       1.助赈“丁戊奇荒”

       中国数千年,“灾荒之多,世罕其匹”,甚至被西欧学者称为“饥荒的国度”(the Land of Famine)。⑤光绪初年,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洗劫了华北地区,其“历时既长”,“覆盖面特广”,“造成的后果更属奇重”。⑥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将之称为有清一代“二百余年未有之灾”⑦。此次灾荒以1878年(丁丑年)和1879年(戊寅年)最为惨烈,故史称“丁戊奇荒”。又因山西、河南两省灾情尤重,所以又称“晋豫奇荒”或“晋豫大饥荒”。《万国公报》《字林西报》等报纸都给予报道,《申报》更是连续报道以示关切。

       “从来积德之事,无有大于岁饥赈济邻朋者也。”⑧灾荒消息传至海外,旅居在“香港、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日本及美国等地的广大爱国同胞和华侨也纷纷慷慨解囊,献出一片片赤子之心”⑨。1878年3月13日,《申报》刊登了自创刊以来的第一则华侨慈善新闻即华侨募捐丁戊奇荒的情形:日本横滨华侨“闻中国晋豫荒歉异常,特集捐洋一万四千元。夫远适异国,昔人所悲,而犹不忘桑梓如此,不亦深可风哉?”⑩至1878年6月4日,新加坡、暹罗、小吕宋、槟榔屿和马六甲等埠汇寄赈款已有七八万元。(11)从华侨祖籍地来看,因近代出海者绝大多数来自于闽粤地区,故两省籍侨民赈灾尤为踊跃。其中,潮州籍华侨约捐35万两,小吕宋、安南和暹罗等南洋各埠华侨集捐16万两。(12)在海外华侨中,个人筹赈最为突出的是时任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陈金钟。他从救济此次荒灾中的山西、华北等地灾民开始,持续参与国内多项慈善活动,在1877-1890年间先后为赈灾及筹防福建海防捐银十余万两。(13)

       虽然面对如此奇灾,华侨们的赈款仍是杯水车薪,但若将其跨洋捐赠的行为置于1870年代的时空语境中,再结合当时落后的通讯传播技术及其“国民”身份尚未获清廷认可的情况,则着实令人钦佩。抑或鉴于此,“丁戊奇荒”数年后的1882年,《申报》以《褒扬义举》为题译登了一则国外新闻,从中可见海外华侨善举的社会影响及其对树立中国海外良好形象的政治意义:

       前者北地灾荒,饥民载道,议蠲议赈,财力颇竭。旧金山之中国商人谊切梓桑,不分畛域,捐银助赈,踊跃乐输。中朝嘉之,颁给谕旨,装成卷轴,五光十色,金碧辉煌,用以褒扬该商人等急公好义之意。外国新闻纸载此事,亟为译登于报。(14)

       2.广赈江淮水灾

       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苏等属府州县,因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时遭水灾。特别是江宁府的淮扬、徐海一带,因地势低洼而极易患潦。此数省虽非华侨主要输出地,却也多番得到海外华侨的捐赈施济。如1888年,苏皖水旱为灾,新加坡、槟榔屿等处华商及外洋绅富“闻风响义”,合捐银30余万两。(15)而华侨在20世纪初晚清中国两场水灾中的赈济表现,尤为不俗。

       1906年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多地洪水肆虐,各省均受灾严重,湖南更是遭受二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1906年5月9日至6月12日,《申报》公布了上海商务总会总理曾少卿经收的9次华侨赈捐清单,合计赈款8294洋元。6月,湘省善团、湘潭士绅通过《申报》刊登了劝捐书(16),迅速得到了海内外的响应。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接到驻美大使梁诚来电:“金山华侨前蒙厚赈,感激异常。今赈事完,湘灾方亟,公议拨余款美金万元,交汇丰汇请寄湘助赈。”(17)9月15日,《申报》报道了美国旧金山华侨这一急公好义的事迹:“此次湘省水灾,公议拨余款美金万元,寄湘助赈等语,此乃华侨酬报之意。”(18)梁大使来电曰“前蒙厚赈”,《申报》也称其行为是“酬报之意”,其原因是同年3月,旧金山曾发生7.8级地震,当地华侨受灾严重,“传闻伤毙不止一半,实非寻常偏灾可比”(19)。梁诚曾致电各省督抚劝募捐款赈灾,张之洞得悉后,克服万难特筹汇银3万两,以赈灾侨。此番互援实乃“精诚所至,往者来复”。(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