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夏,丰子恺与吴梦非、刘质平一同在上海创办旨在培养中小学艺术师资的上海专科师范学校①,并担任美术教师。最初,他本着“忠实之写生”②的观念和教学手段,意欲培养新一代美术师资,然而他很快意识到,在一所艺术专门学校中仅推行这样的画风,实为闭门造车。产生如此意识,除了因为国内美术事业日益发展,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画家与国内的绘画机构日益增多,令他的眼界更为开阔外;更直接的原因则是他在上海的日本书店购得了一些美术杂志,从中窥知了一些最新的世界美术发展消息,以及日本画界的盛况。有一次,他用一只半生半熟的橘子作静物让学生写生,却因这只青皮橘子产生了自伤之念,他认为自己犹似一只半生半熟的青皮橘子,现在则是带着青皮被卖掉,给学生当作习画的标本。至此,丰子恺终于悟到这是一条误人误己之途,若执意坚持,后果不堪设想。 早在1918年,丰子恺的老师李叔同已专心修行准备出家,恰逢他的朋友——日本画家三宅克己、大野隆德等来到杭州,李叔同就委托丰子恺代他陪同这几位画家在西湖写生,此可谓丰子恺第一次有机会与日本画家进行直接交流。在与他们的言谈交流中,丰子恺获知了不少关于日本画家的有趣信息。比如,有一天晚上在西湖旅馆,大野隆德说日本西洋画大家黑田清辉(李叔同的老师)喜猿,凡泥塑木刻之假猿均视为宝贝,如果有人送他一件物品,上面绘一猿,他则欣然受之;又如西洋画家严谷一六之子严谷小波喜马,杉浦非水喜虎,等等。这些信息,丰子恺在此后的“谈艺”文章中都有所提及,将其视为画家的嗜好介绍给读者③。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丰子恺意识到,有必要亲赴日本学习艺术。 1921年早春,丰子恺赴日本求学。由于经济原因,他只能在日本停留10个月,他认为这只能算是游学。在游学过程中,他在旧书摊上偶然见到了一册竹久梦二的漫画集《梦二画集·春之卷》,对画集里的抒情漫画一见倾心;复又研究日本漫画历史,终于走上了漫画创作之路。然而丰子恺对日本漫画的接受,并非仅限于受到人们所熟知的竹久梦二、蕗谷虹儿的影响,其他画家如冈本一平、北泽乐天等也都影响了他的漫画创作。本文除了就丰子恺对竹久梦二、蕗谷虹儿的接受作阐述外,亦就冈本一平、北泽乐天漫画对丰子恺的影响予以论述,以期为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条学术路径。 一、竹久梦二的诗趣与蕗谷虹儿的细腻 丰子恺曾仔细梳理日本的漫画历史。在日本藤原时代(886-1183),中国宋代盛行的院体画影响到日本,其虽被曲意模仿,却成就了日本藤原时代绘画的兴起,而藤原时代画坛的主流实际上就是漫画,只不过那时的漫画不叫漫画,而叫“鸟羽绘”。因为那时有一位名叫鸟羽僧正的画家,画了许多带有滑稽意味的画,这些画遂被认为是日本漫画的渊源。日本镰仓时代(1185-1333),画坛盛行“绘卷”,实际上就是连续性漫画。“绘卷”所描绘的多是现世实相,即所谓“大和绘”,代表人物为藤原长光和藤原信实,前者绘有《伴大纳言绘卷》,描绘了一次放火事件;后者绘有《绘师草纸》,描绘了一个穷画家的生活。二者的画风都是在严肃中含有滑稽,在嬉笑中隐藏讽刺。到了日本室町时代(1336-1573),有讽刺画家土佐行光和土佐光信,二者所作之画与现代漫画更加接近。而日本德川时代(1603-1867)盛行的“浮世绘”则是描绘日常生活状态的画,浮世绘中有一部分画用简笔,被称为“大津绘”,可看作漫画的别名。此后,画家葛饰北斋多画小幅作品,自称画集为《北斋漫画》,“漫画”之名由此诞生。德川时代日本漫画繁荣的原因是时势太平,上下共乐;且木版画流行,便于流传,民间美术发达,等等。此后,随着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的到来,西洋漫画影响日本,日本漫画风格随之改变,漫画名家有河锅晓斋、竹久梦二、北泽乐天、冈本一平、柳濑正梦、小川芋钱和蕗谷虹儿等④。 丰子恺对日本漫画印象深刻,他说:“我没有一一详考世界各国的漫画史。但回忆过去所读的美术的书籍,觉得关于漫画的记载,任何一国都不及日本的热闹而花样繁多。……只有日本,大画家往往就是大漫画家,故漫画在日本美术史中非常活跃。”⑤丰子恺来到日本,当然将学习美术作为重要目的,虽然他只能走马观花般地学习。直到有一天,他在东京神田区一带的一个旧书摊觅书,偶然间见到一册《梦二画集·春之卷》,随手拿起来,从尾至首倒翻过去,看到里面尽是一幅幅用毛笔勾勒出来的简笔画。此书看似简陋,就连书页的边也没有切齐,丰子恺却被书中寥寥数笔、酷似速写的小画所吸引。他翻到题为《同班同学》(图1)的一页细细欣赏,这究竟是怎样的“同班同学”呢?画面中一辆人力车上坐着一个女子,梳着丸髷(已嫁女子的髻式),穿着贵妇人的服装,肩上架着一把当时日本颇为流行的障日伞。当时在日本,坐人力车的人,不是病人就是富人。这位女子如此装束坐在人力车上,显然是一位贵妇人。这位贵妇人,正与路旁一个女人点头打招呼,而路旁的这个女人蓬首垢面,背上负着一个婴儿,一件笨重的大领口衣襟的衣服包裹了这母子二人。显然,这女人也出嫁了,却是一个贫人之妻⑥。这幅画用笔极为简约,而画题“同班同学”却意味深长。有了这样一幅在丰子恺看来新颖别致的画,他便不再详读别的画册,购得此画册后,带回寓所仔细阅读。因为喜欢这种画,丰子恺开始留心关注竹久梦二。后来他了解到,此君曾是一位专画这种意味深长的毛笔小画的画家。竹久梦二的作品曾于明治末期在日本画坛热闹过一阵,而丰子恺发现其画册时,他已经沉寂了。对于丰子恺而言,竹久梦二为何沉寂,以至其画册沦落到旧书摊上只卖几角钱一本,他都无意追究,他只是喜欢这种画风,并决心效仿而光大。
图1 竹久梦二,《同班同学》,1909年 竹久梦二(1884-1934),日本冈山县邑久郡人,从早稻田大学附属实业学校毕业后,苦学自修成才,成为日本著名的漫画家。实际上,竹久梦二的绘画创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创作被丰子恺视为意味深长的抒情漫画,后期则主要创作目前更为人所关注的“美人画”。所谓“沉寂”,即指前期的抒情漫画已经不再成为竹久梦二创作主流的阶段。而丰子恺感兴趣的恰恰是竹久梦二前期的抒情漫画。对比日本明治时代前的漫画,丰子恺发现了竹久梦二的独特风格,“其构图是西洋的,其画趣是东洋的。其形体是西洋的,其笔法是东洋的。自来综合东西洋画法,无如梦二先生之调和者。他还有一点更大的特色,是画中诗趣的丰富”⑦。竹久梦二之前的日本漫画家所表现的基本上是诙谐、滑稽、讽刺和游戏的主题;竹久梦二则专写深沉而严肃的人生滋味,使人看后能够得到对人生的真挚感受并生发出一连串遐想。用丰子恺的话来评说,竹久梦二的画即“无声之诗”,他说:“日本竹久梦二的抒情小品,使人胸襟为之一畅,仿佛苦热中的一杯冷咖啡。”⑧丰子恺还发现,在竹久梦二的作品中可以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漫画艺术的趣味,“这寥寥数笔的一幅小画,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此外,竹久梦二漫画简洁的表现法、坚劲流利的笔致和变化而又稳妥的构图,以及立意新奇、笔画雅秀的题字,都使丰子恺兴奋不已,他认为像自己这种情况的人,即有一点西洋画的基础,却无心无力创作油画、水彩画,且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最适合从事这类漫画的创作。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搜寻竹久梦二的其他画册,后由友人黄涵秋代为购得⑨。丰子恺回国后,曾以极大的兴趣学习竹久梦二的画。如其《燕归人未归》(图2)、《用功》(图3)、《一江春水向东流》(图4)等,有的是受到竹久梦二画作的启发,有的几乎就是对其画作的摹仿(图5、图6、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