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实现的层次和规律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韵,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 十堰 442000);杨鲜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62)。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心理疏导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从心理疏导实现的层次来把握心理疏导实现的规律,可以避免心理疏导陷入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混淆的误区。心理疏导的实现可以分为心理修复、思想重塑和行为调控三个递进层次,心理疏导实现的规律主要有精神内容供给与人文关怀方法统一的存在规律,消极因素最小化与积极因素最大化统一的转化规律,以及个体内部系统自主性与社会外部系统主动性统一的协调规律,心理疏导实现的规律要在其层级的基础上加以掌握和运用。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3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23)06-0005-05

      DOI:10.19865/j.cnki.xxdj.2023.06.002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心理疏导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P640),表明心理疏导从社会需求层面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体现了党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深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心理疏导的目标是“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P638)。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这一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3](P38),体现了心理疏导从理论新形态到实践多样态的深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心理疏导,表明心理疏导对国家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解决心理、思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心理疏导实现的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人的精神治理与发展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内涵与特点

      学界对心理疏导进行了较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心理疏导最终要解决个体的思想问题、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区别主要在于心理、思想视角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思想问题占比差异。从实践层面看,若心理问题大于思想问题,就会出现心理疏导等同于心理咨询的误区;若思想问题大于心理问题,就会出现心理疏导等同于思想教育的误区。从理论层面看,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层次混淆是导致心理疏导出现实践误区的深层原因,心理疏导“不能仅仅停留在处理人们心理层面问题的层次,而是以此作为起点和切入点来处理人们的思想政治问题”[4],为了明确这一问题,心理疏导的内涵应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厘清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界线。因此,心理疏导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解决人在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的方法,在心理层面,疏通人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恢复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人的心理品质;在思想层面,使人的非理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化解和超越心理、思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心理疏导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解决相融合。心理疏导面临的心理问题是非纯粹性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解决的是育人的问题。纯粹的心理问题如器质性、精神性疾病等属于心理学、医学范畴,解决的是救人的问题。心理疏导处理的心理问题虽然可能涉及纯粹的心理问题,但其目的是为解决思想矛盾中的心理问题服务,最终解决与这种心理问题相关的特殊性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的非纯粹性和思想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疏导中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不是单一而是双向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方向。两者也不是简单相加的组合,而是有层次、分阶段的深度融合。

      2.建设性与提升性相统一。心理疏导侧重解决的是个体内部精神矛盾,在理论层面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存在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实践层面反映了非对抗性、建设性的人民内部思想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有利于发现人的心理、思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关系不顺的“痛点”,为社会治理和社会心态的建设方向提供判断依据,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心理疏导不仅要补齐人的心理、思想短板,还要从人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充实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超越心理、思想问题,达到人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使个体心态与社会心态相互作用、共同提升。两者在化解和消除问题中相互促进,最终促进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3.主导性与主体性相一致。疏导者在心理层面恢复疏导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后,还要上升到思想层面,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目的是解决疏导对象的思想矛盾问题。同时,疏导者还要重新实现社会意识与个体思想的衔接,目的是解决教育过程中的方法问题,这体现了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心理疏导也是恢复疏导对象主体性的过程,疏导对象通过认知重塑获得理性的对象意识和自觉的自我意识,通过精神供应获得更强大的本质力量,在适应和超越心理、思想问题中不断学会掌握主观能动性,自觉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在主导性中逐渐具备主体性。

      4.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个体的心理、思想问题本质是现实世界在个体意义世界的反映,揭示的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心理疏导就是要在这个本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个体精神发展规律及社会意识能动性规律,从社会意识的宏观层面为个体提供意义世界的主体内容和构建路径。心理疏导从微观层面的个体心理中发现问题,经过思想认识的提升,再回到个体行为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映了其个性化属性,满足了人精神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对心理疏导共性认识越深刻,心理、思想问题的解决就越彻底,对心理疏导个性认识越具体,心理、思想问题的解决就越充分,这两种特性的结合在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之间建立了动态联系,更能适应意识形态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实现的层次

      心理疏导的实现是有层次的,个体心理、思想问题的复杂性客观要求心理疏导是分阶段逐渐实现的过程。从静态看,心理疏导的主要矛盾是心理化的思想问题,结构上是现象化的本质问题,心理疏导的次要矛盾是思想化的心理问题,结构上是本质化的现象问题。从动态看,思想化的心理问题有时会成为心理疏导的主要矛盾,心理化的思想问题有时会成为心理疏导的次要矛盾。如果将两种问题同时当作主要矛盾或次要矛盾来混合处理,就难以分清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界限;而如果用层次来区分,就容易厘清心理疏导主要矛盾的“变化”。据此,可以将心理疏导实现的过程划分为心理修复、思想重塑和行为调控三个递进的层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