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俊峰(1954- ),男,山西稷山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西 太原 030006);陈海欧(1986- ),女,湖南临武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的方法论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受到当时将社会看作有机体的思潮的影响,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国家有机体的思想。马克思直接讨论社会有机体的论述并不多,可以理解为他将社会是有机体当作一个默认前提,真正重要的是要用适合有机体对象规定的方法去观察、分析、理解社会各种现象的有机联系,即辩证关系,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沿着马克思的这种基本思路和方法论原则去理解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内容,应该包含这几点:社会是一个活的发展着的有机体,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是人的活动的总和;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既是历史的前提又是历史的产物,其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在以往形成的既有条件下进行的;社会越是发展,有层次、纵横交错的诸系统之间的联系就越是复杂和紧密,社会的有机性特征就越是明显和突出;各个民族、族群、社会作为有机体都有自己产生、成熟、死亡的生命周期,这是一个新陈代谢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过程;在世界历史时代,各个民族国家通过交往密切联系在一起,一切发明都成了世界性的、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各个民族国家又都被置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认识世界、理解历史、改造不合理现实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23)02-0001-08

       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贡献作了盖棺论定式的评价,“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和实现哲学变革的枢纽性环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而社会有机体理论,即马克思所说的“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②,则构成“两大发现”的方法论前提。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做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③。然而,这一非常重要的理论财富在列宁之后的苏联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合理的继承,丰富而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及发展过程被简化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几大板块之间决定与反作用的力学关系,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确定性被规定为社会历史演化发展的数学公式般的规律,成为理解和解释各个国家各种社会现象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苏联哲学教科书机械唯物论思维方式的严重影响,也由于我国没有经历过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阶段,由以市场为中介的普遍分工、合作和交往而形成的社会有机性特征并不显著,以及胜利后的革命激情和急于求成的赶超心态,我们难以冷静地观察、思考、把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及其规律,更难以自觉地重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方法论。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坚持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作为指导,但由于缺少社会有机体这个基础性范畴,对联系、发展、否定、矛盾、斗争、相互作用等就都停留在直观经验和外在反思的层面,这就容易犯也确实是犯了列宁所批评的那种毛病,即将社会理解为“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这也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主观主义、命令主义、急功近利瞎指挥盛行的最深刻的思想原因。

       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初,李秀林就深感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曾多次撰文呼吁重视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④,其领衔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将社会有机体概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力图基于社会有机体理论重新理解和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并对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和进程进行哲学反思。20世纪80-90年代,欧阳康、孙承叔、王东、陈志良、杨耕、张曙光、阎孟伟等学者,都相继撰写文章从不同方面探讨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意义⑤。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马俊峰、郭湛、高天琼、夏东民、马天俊等学者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角度探讨相关问题,也有学者从马克思经典著作文本挖掘社会有机体的有关思想⑥,还有一些博士生、硕士生以此为论文选题。

       从总体上看,在我国哲学理论界,一方面对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不绝如缕,并不断丰富和深化;另一方面,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理论宣传中,社会有机体理论尤其是它的方法论意义,并未获得与其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性相匹配相对应的地位。这就使得我们在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理解方面,包括不同社会形态的关系、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社会分工及合作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在社会有机体中的地位等等,都存在严重的形而上学机械论思维的色彩,极大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和声誉,在指导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创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之问”、走好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际,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尤其是确立和提高用社会有机理论方法分析现实各种问题的自觉性,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

       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尽管有自觉和不自觉的区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当然也是如此。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写道:“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各种自然物和自然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做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做固定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这种考察方式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⑦恩格斯是从整个自然科学发展的阶段性状态来揭示和解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认识论根源的,当自然科学处于初创时期主要还是搜集资料、分门别类进行研究的时候,注重细节、注重分别就是主导性的思维方式;而到了整理资料探索其内在规律的阶段,就使得注重联系和发展的方面突出出来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丧钟就敲响了。这里我们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近代科学发展过程中,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一直处于带头学科的位置,因此其特有的机械论的或严格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对其他学科也具有某种规范性意义。在许多人看来,科学就是建立在数量分析基础上的准确化、精确化的研究,至少是科学研究的高级状态。在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创立社会科学的过程中,这种观念一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