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勒以feelings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建茵,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赫勒利用feelings概念的多义性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人类学。feelings概念引导出的是一个从感觉出发,经由知觉、记忆、想象、情绪等上升到感情的哲学人类学体系。赫勒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将每一个环节中的心理想象与社会性、社会经验的积极互动相融合,从而形成一个上升的认识世界的螺旋,并与思想和行动稳定地结构在一起。赫勒的哲学人类学不仅更新了哲学人类学的论域,深化了心理学的哲学论域,还将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分析结合在一起,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阐释路径。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89.3

       阿格妮丝·赫勒的feelings概念是人类学思想谱系中极具特色的哲学范畴,是赫勒建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核心概念。它是由匈牙利语中的“érzés”一词翻译过来的,德文版将其译为“Gefül”,在汉语中,可以译为感觉、感情、情感等。赫勒以feelings概念为核心,用复数形式凸显这一概念的复合结构,并在其多义性的基础上引导出了一套哲学人类学理论体系。总体而言,赫勒围绕着feelings概念建构的理论代表了她早期极具典型特征的阐释模式,即在维特根斯坦和康德的启示和引领下,借用马克思思想中的要素完成了对二人的超越,从而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人类学。深入阐释赫勒的feelings概念,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分析结合的理论语境,有助于理清布达佩斯学派乃至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学建构路径。

       一、赫勒建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时代语境

       起源于希腊文的人类学一词,划定了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内涵。从最初的对人的体质构造的研究,一直发展到成为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庞大的学科群,当代人类学获得长足发展的标志就是形成了诸多亚学科。时至今日,对于人类学的划界仍然是众说纷纭,它与人种学、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医学、文化和社会学都有直接的联系。总体而言,当代的人类学形成了两大代表性的理论传统:一是以爱德华·泰勒、马林诺夫斯基等为代表的英美世界的实证人类学传统。英美世界的主流是生物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等,该传统沿袭了英国的经验论,它是以田野调查为基本方法而形成的研究范式。二是以马克斯·舍勒、兰德曼为代表的欧洲大陆的“哲学人类学”传统。欧陆传统发展了笛卡尔的知识论,将知识看作是人的意识的功能,将意识看作是人类生活总体的组成部分,进而探讨人的形而上学问题。在哲学人类学研究中,关于感觉和感情的心理学分析不可或缺,休谟和康德的创见具有奠基性作用,此后的舍勒和雅斯贝尔斯也都承担了重要角色。兰德曼于1955年出版的《哲学人类学》中又作出了新的综合。这样,具有特定规律和模式的个性心理结构不仅成为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成为哲学人类学的一种补充,提供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结构和过程的体系化观点,指向道德、宗教、艺术、家庭、教育、政治、法律、民族等几乎全部社会问题。

       作为同样关注人、将对人的研究作为一种哲学研究的思潮,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事实上,人类学是马克思着重关注的研究领域,这是马克思的未竟事业。马克思早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西方有学者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同附属于心理分析的人类学是否可以相容,如可以,应具备什么条件?这个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等待我们去回答”。(克莱芒等,第128页)由此,个体心理规律和历史规律的关系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哲学人类学对感情和情感等个性心理的分析存在两方面的局限:一方面,哲学人类学试图建立永恒的本质和结构,它以个性心理形式为基础,甚至不需要掌握社会经验,因而忽略了人的本质社会化的过程,这就无法最终认识历史性的和变化着的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哲学人类学从个体出发,从个体的肉体形态出发,这也不能解释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变化,它并非从社会的或各种条件的复合体出发,因而无法认识社会关系的总和,无法认识社会化本质对个性心理过程的塑造作用,也无法应用心理分析的原则去解释历史。于是,人类学、心理分析与马克思主义就需要一种创造性的理论综合。

       从国际马克思主义学界的研究历史来看,赖希、奥斯本最早借鉴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在社会批判理论中引入心理机制、性格结构的分析。20世纪60至70年代,在参与卢卡奇“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构计划中,布达佩斯学派参与了卢卡奇的“思想实验”。马尔库什于1965年率先出版了阐释哲学人类学的名著《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随后,赫勒打算撰写一系列著作来完成她的“人类学”计划。她致力于立足当时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水平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的关系:“我的计划是勾勒出一种新的‘人类学’,不是美国意义上的人类学,而是欧洲意义上的人类学。也就是说,人类学是作为解决康德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的哲学,我把这本书称为‘理论’,而不是‘哲学’,以便宣告我的半系统的非形而上学的方法。”(Heller,p.6)

       为了从总体上融入当代哲学人类学的讨论,赫勒设计了六个主题:分别是本能、感情、需要、道德、人格和历史。赫勒按照研究计划,首先写作了人类学系列丛书的第一部,即《论本能》,接着她进行了对感情和情感的研究。然而在此之后,也许是因为赫勒发现,需要既不能直接解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又不能说明人类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和延续性,她最终放弃了关于“需要”的部分,至此也没有再继续“人类学”的研究计划。后来,赫勒撰写了《历史理论》一书,但该著不是作为人类学计划的续集,而是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研究系列,即“历史三部曲”。因此,就哲学人类学的研究计划而言,对feelings概念的研究是赫勒最后的探索。赫勒试图从总体上超越哲学人类学和现代心理学的局限,进而探寻一条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建构路径。

       正如赫勒本人所说,《论本能》实际上是她讨论感情的起点。她在批判了康拉德·劳伦兹学派所倡导的人的本能理论和行为主义之后得出结论,人的本能无法从根本上回答康德的经典问题,即“人是什么”的问题。本能毕竟处于心理分析的较低层次,还要进一步从个体心理现象上升到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不会按照诸如“自我保护的本能”“母性本能”或“攻击性本能”之类的抽象概念而行事,只有非人类的动物才会由本能支配。相反,人是由社会规律所引导的。因此,在人的行为中,社会调节取代了本能调节。这样,对感觉、感情、情感进行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讨论就成为赫勒哲学人类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赫勒意欲将心理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建构一种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运思中,有两个难题亟待解决:一是,如何在人类学的框架中将受本能驱动的、低级的感官感觉与人具有认知性的、复杂的感情统一在一起?二是,如何克服对人的感情和情感的先验理解,阐明人的心理情感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对于第一个难题,赫勒受到了维特根斯坦和康德的启发,弥合了感觉与感情的分裂,在其哲学人类学中实现了对二者统一的论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