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1.民营科技园(区)的主体是民营科技企业。在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概念主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在运行机制、融资方式、所有制结构等方面,民营科技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属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企业群体;第二,在生产要素构成和类型上,民营科技企业不同于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企业,它是作为现代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种知识密集型企业。由此可见,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民营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属于非政府经营的经济实体;二是科技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开展技术创新、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经济组织。在中国,通常所谓的民营科技企业是指,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合办,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活动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其中,“民营”两字不是对这一企业群体经济成份的标识,而是对它们共同拥有的全新经营机制的高度概括。 2.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孕育于80年代初期。十几年来, 特别是最近5年来,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成为繁荣中国经济和科技事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7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超过5万家,长期从业人员200余万人,其中科技人员约70万人,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它们的经济技术活动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多数企业的业务集中在化工、电子通信、计算机、生物制品、环境保护、综合技术服务等领域。 目前,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民营科技企业中,国有经济成份占21%,集体经济占47%,个体和私营占13%,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占9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科技企业不受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实行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发展模式。 3.民营科技企业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积极推动了科技园区的建立和建设,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目前,作为培育和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的53个国家级科技园区,多数都是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第一个最大的国家级科技园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就是1988年开始在民营企业聚集形成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起步的。截至1997年底,北京试验区的科技企业总数已达4500余家(其中民营科技企业占50%以上),从业人员大约12万人。著名的四通、联想、科海、京海、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集团公司都是北京试验区的支柱型民营科技企业。 90年代以来,随着民营科技企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科技园(区)应运而生。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同时,许多省市为促进民营科技企业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纷纷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民营科技园(区),为一些科技人员走出深宅大院、下海兴办民营科技企业,以及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按照国有民营方式兴办科技型企业,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条件,从而成为中国开创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发展概况 1.中国科技园区起步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作为科技园区构成形态之一的中国民营科技园(区),最早出现于90年代初期,近6 年来获得迅速发展。 1992年8月,云南民营科技园在昆明诞生, 拉开了中国民营科技园(区)建设的序幕。此后,许多省市开始积极兴办和发展民营科技园(区)。例如,1993年,山东出现了高密(发达)和日照两个民营科技园,上海出现嘉定民营技术密集区。1994年,江苏南京、山东莱州、武汉黄浦、四川成都、北京赛普、牡丹江阳明等民营科技园(区)相继建立。1995年,广州、徐州、哈尔滨南岗、以及山东的济南和烟台(只楚)等民营科技园(区)相继问世。1996年,广东南海建立了汇泉民营科技工业园,上海嘉定建立了复华高新技术园、中科工业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民营科技园。1997年,山东淄博、北京大兴等民营科技园诞生。截至1998年初,民营科技园(区)在中国已有20余家,其中经国家科委批准作为重点联系的民营科技园(区)有12家。 2.中国民营科技园(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沿海省市,以山东最多,江苏、广东次之。园(区)规划面积,小的不足四分之一公顷,大的一般超过十平方公里,有的甚至以乡镇或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基础,面积达到一百多平方公里。近几年来,民营科技园(区)集中地进行了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3.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民营科技园(区)还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7年,进入园(区)的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经达到2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其中科技人员约占三分之一, 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进入园(区)的民营科技企业,主要涉及机电产品、精细化工、水产养殖、良种选育、保健食品、家电开发等产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