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与界定:对经济中心城市的认识 1、经济中心城市的产生 50年代针对以前的经济平衡增长理论产生了一种称为“非均衡增长”的发展经济学理论。50年代中期,非均衡增长的一个重要理论即“发展极”理论产生了,“发展极”理论的核心是指在经济增长中,由于一些主导产业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的形成和在一些地区或者大城市的聚集,形成资本与技术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发展极”的优先增长,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这里的“发展极”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称的经济中心城市的概念。 2、经济中心城市的内容和特征 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存在于中心城市与“腹地”间的“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存在使中心城市与腹地共同构成“区域经济空间”,区域经济空间具有一定的疆界,疆界的形成完全不同于行政区域,它决定于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是吸引力与离散力的均衡。区域经济空间的主要内容是生产要素、产品、人才与技术的合作与依存。 经济中心城市具有聚集性、扩散性、商品性、高效性与先导性五个特征: 聚集性是指对资金、人才、技术的吸引能力。聚集性是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特性。 扩散性是经济中心城市向其经济腹地的扩散能力,扩散的内容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技术、知识、教育、经验、观念、制度等。扩散性的强弱表现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小。 先导性包括制度建设的先导性和生产力发展的先行性。 3、经济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条件是一个城市能否成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客观基础和自然条件,它决定一个城市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中是否具有区位优势及区位优势的强弱。 (2)经济条件。这里的经济条件是指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等。经济中心城市必然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大都市,在这里经济规模是指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绝对实力的大小。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它表示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在“区域”内部所占据的份额。也许可从国外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看出某种趋势,1988年日本中部的经济中心城市—东京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9%,而1987年英国伦敦作为英国中部的经济中心城市,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英国的17%。 经济中心城市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包括三次产业的当前比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力两个方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同样不能脱离经济中心城市所在的经济区域空间来讨论,在经济区域内部,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应处于高级水平,处于产业发展的至高点。这不仅仅体现在三次产业的比例层面上更应体现在产业高附加值率的实质内容上。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另外一重要方面是本身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力,具有强大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才能保证经济的活力,也才能保证自己的产业结构的至高点地位。 虽然经济中心城市并不一定是整齐划一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高附加值的第二产业甚至是第一产业同样可能成为经济中心城市的主体产业),但毕竟它代表当今发达市场经济中心城市产业主体结构的一种趋势:无论是80年代末期的纽约、伦敦、东京还是90年代初期的香港和新加坡,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均在60%以上,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也都在60%以上,纽约更高,达84.7%。 (3)强大的制度创新能力。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度,制度创新实际上是过渡期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来源,不仅如此,制度创新还决定和影响经济中心城市其他条件形成,可以说,是否具有强大的制度创新能力是判断一个中国经济城市是否能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中心城市的极为重要的尺度。 (4)坚实的教育、科研基础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5)腹地条件。由于经济中心城市是相对于其腹地而言的,所以二者具有相辅相存的关系。经济中心城市腹地条件的实质内容是二者间的“经济联系”,不存在紧密经济关联的任何近距离区域本质上不能成为城市的腹地,相应地,城市也就不是腹地的中心。 4、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及其方式 经济中心城市通过“两个过程、三种效应”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存在于经济中心城市和腹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是一个“双向”的物质、资金、人才、信息的交流关系。中心城市的聚集性使资金、技术、人才产生大量集聚,经济中心城市的聚集性体现在“区域经济空间”之内和“区域经济空间”之间(表现为投入要素的跨地域流动或者国际间流动)。中心城市高级的产业结构特征和经济规模对腹地的管理人才、熟练劳动力和资金、原材料等形成强大吸引力,产生上述要素向中心城市的迁移,形成“极化效应”。 在中心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原有经济优势逐渐丧失,优势产业结构经历一定时期后已不再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的压力,旧的产业因此向腹地转移,形成了资金、人才、技术、信息、观念向腹地的流动,产生“扩散效应”。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空间”内部,中心城市与腹地间的“联系”是同时双向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双向联系的综合效应(或称溢出效应)决定于“区域经济空间”的发展阶段,在初期,以建设经济中心城市为主,呈现出地区内部发展差距扩大的态势,溢出效应为负,相反,在成熟期主要体现为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发展差距减少的时期,溢出效应为正。 经济中心城市与腹地间合作的效益大小依赖于它们之间的传递机制的有效性,一个有效的机制的产生必定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中心城市与其腹地共同构成的经济空间的形成”就必须是市场化的过程,由于经济空间的本质内容是“经济联系”,目的是经济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以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空间”的整体效益,内部的结构形成依据和运作机制必然应该是市场机制,任何行政手段都会引起经济区域中心城市与腹地之间经济关系的扭曲,阻碍经济资源优化配置过程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