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韦钰,中国首批工程院院士,曾任东南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现任中国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家长历来重视早期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尽人皆知的口号,但是怎样才算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并不清楚,有些家长甚至以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让幼儿园孩子学习小学课程。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指出,这是非常错误的。她说,只有了解孩子脑发育的规律与特点、了解孩子是如何学习的,才能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 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人类大脑的可塑性最好,是某些功能的最佳发展期,但同时也最容易受伤 笔者:为什么您强调早期教育需要科学的指引? 韦钰:近几十年,发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汇集在一起,得出一个一致性的结论——人类的早期经历对人的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能力,以及大脑组织结构和神经生化递质具有独特而巨大的影响。 科学研究发现,孩子出生后就对颜色有反应,不到1岁就能理解语言、辨认物体、识别面部。在出生后最初的30个月里,其大脑重量会从成人的四分之一快速增加到成人的四分之三,且重要的感知、语言和适应性的发展关键期都处在这个时间段。就是说,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早期人类大脑的可塑性最好,是某些功能的最佳发展期,但同时也最容易受伤,所以早期教育必须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很可能伤害孩子。比如,让幼儿园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就是非常错误的做法。科学研究证明,孩子5岁前,你让他死记硬背,他暂时记住了,但很快就会忘掉,并在上学后增加厌学风险。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纯粹是给孩子增加压力。早期学习靠的不是记忆,而是环境。一个家庭里,爸爸讲英文,妈妈讲中文,孩子很快既会讲中文又会讲英文。他靠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观察、模仿和交流。 笔者:那么,从脑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家长应该如何养育幼儿呢? 韦钰:幼儿,在中国指0-6岁的孩子。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要注意8个方面: 1.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食品和环境的安全,这也是传统教育关注的领域; 2.建立稳定、安全的依恋关系; 3.做细心负责、积极互动的养育者; 4.给孩子良好的互动的语言环境,就是让孩子听话、懂话和说话; 5.提供丰富、积极的学习环境,就是让孩子有模仿对象和探究对象; 6.避免早期的情感忽视和暴力伤害; 7.增加孩子与同伴的社会性交流; 8.孩子早期发展如有异常,要早发现、早诊断、早矫正。 针对以上8个方面,我给家长们提3点重要建议: 1.孩子和养育者之间要有温暖的、稳定安全的互动关系; 2.孩子需要合适的环境刺激和引导; 3.一定要避免对孩子的早期忽视和虐待,包括让孩子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缺乏和养育者之间的互动、不适宜的学习方法和内容等。 早期教育尤其需要家长及时的反应和带有情感的互动,忽视、冷漠会对孩子造成极大伤害。儿时的情绪性创伤,不仅影响一生发展,还会发生代际传递 笔者: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请您从专业角度,给家长科普一下养育孩子的重点是什么。 韦钰:养育孩子,不仅是“养”,更多是“育”。 通常,家长都很关心孩子成长所需的物质保障,却不知孩子从出生后就进入了脑建构、感知和情感建构的关键期。除物质保障外,孩子更需要建立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享有良好的社会氛围,以支持大脑发育,为其一生的精神健康打下基础。 神经科学告诉我们,早期教育尤其需要家长及时的反应和带有情感的互动,忽视、冷漠会对孩子造成极大伤害。儿时的情绪性创伤,不仅影响一生发展,还会发生代际传递,将不利因素遗传给后代。有数据表明,留守儿童长大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原因就是他们在儿时遭遇了情绪性创伤。 就是说,家庭的教养环境是孩子出生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学校,家庭的教养环境对孩子影响深远,不可替代。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是这样的:家里宁静而整洁;养育者和孩子有往返的互动行为,能进行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养育者参与和支持孩子发起的有意向的行为,能在有实物的环境中和孩子游戏,游戏时要教孩子识别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质地等,并尽量让孩子接触物体。 孩子是通过互动来学习的。孩子在认识周围世界时不断建构大脑,形成镜像神经元系统,并发展出自己的情感类型。这是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没有互动,孩子就不能有效学习。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外语,买了很多音频、视频资料让孩子听和看,效果欠佳,就是因为对孩子来说,学习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孩子互动时,要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反应,了解孩子的愿望。孩子反应微弱时,家长要耐心地持续关注,才能正确觉察。比如,搭积木时,孩子把家长帮助搭好的积木一把推倒,自己搭却怎么也搭不好。这时,家长不宜重新为孩子搭建,而应该引导孩子跟随自己重来,家长搭一块,让他也搭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