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社会的“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多起来,就不能只看到个体的困境,更需要进行教育上的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否还在继续培养更多的“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家长和教师应如何调整自己对“好学生”的认知?为此,我们邀请相关专家,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教育家》:您如何看待和定义“好学生”? 关承华:首先,人们对“好学生”概念的理解走入了一个误区,孩子上小学后,就被人为地分成“好学生”“中等生”“差生”。其次,人们对“好学生”概念存在误读,从表面来看,“好学生”是一种荣誉、一个光环、一枚标签,但这都是外界给予的,对孩子而言是被动接受。最后,对“好学生”概念存在误解,人们评价“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习成绩,实际上这是片面的。 从教34年,我始终坚守“人才”二字,必须先学会做人再考虑成才,所以我一直不是特别看重学生的成绩。我坚信自己评价孩子的五个标准:大拇指——身体健康,食指——心理健康,中指——品质和人格,无名指——立足于社会的能力,小拇指——分数。我曾教过一个学生,成绩非常拔尖,但他极端自私,从不愿为集体做任何事情,同学如果有不会的题问他,他也一定拒绝,而且经常说一些反映人性阴暗面的话。教他三年,评“三好学生”的机会我一次也没给过他。 “好学生”是有时效性的,一般来说,在中小学阶段,学习成绩拔尖就会被认为是“好学生”。但在中小学阶段成绩拔尖与多重因素相关,如孩子的智力发育状况、用功程度、家庭背景、家长的教育水平等。到了大学阶段,“好学生”的标准相对多元,除了学习成绩,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因素也非常重要。 “好学生”也是有阶段性的,一个孩子某个阶段可能是家长和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我们要知道,进步与退步都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当逐渐褪去“好学生”的光环时,孩子的心态难免会受影响,甚至成为一种打击。 “好学生”的含义太狭窄,人们对“好学生”的认识也太狭隘,因此我呼吁,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都要淡化“好学生”的概念,别把这顶帽子扣在孩子的头上。 从我多年的经验来看,步入社会以后,学生时代的“好学生”反而不像在学校时那么耀眼。究其原因,也许他们身上所谓的“好”并不是其赖以维持的根本优势。 举个至今让我想起来都深感惋惜的案例。学生小Q初中三年一直是学霸,回回考试第一名,中考时非常顺利地考上了人大附中重点班,高考又考入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几年没什么联系,突然有一天小Q的妈妈给我打来电话说:“关老师,求求您救救小Q吧。”谁也想不到,大一还没读完,小Q就被清华大学劝退了。当时我就回想起了初中时发生在小Q身上的一件事。从小父母对他管得非常严,那时很多学生谈论游戏,他却插不上嘴。一天早上,小Q被妈妈拽来我的办公室,妈妈说:“我夜里上卫生间,无意间发现小Q的门缝有光亮,推开门竟发现他在偷着玩电脑游戏。”虽然当时孩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这件事已经埋下了隐患。考上大学,终于离开了妈妈的监督,对小Q而言是一种解放和解脱,大一这一年,他经常夜不归宿,彻夜泡在网吧里。 《教育家》:“好学生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教育理念相关,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家长应如何调整自己对“好学生”的认知? 殷飞:首先,从片面到全面,正确认识“好学生”的内涵。“好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且有特色的,而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在认识“好学生”时,我们常会进入容貌评价上“一白遮百丑”的误区,即只要考试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这样的误区一方面容易导致孩子发展的片面性,将心思只放在考试和成绩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运动能力、同情心、劳动习惯、同伴交往等。另一方面,只关注成绩也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其他特点被埋没,如一些孩子虽然很努力,学习习惯也不错,但是学习成绩很一般,其他方面却很有特色甚至有天赋,如运动能力很强,语言、表演水平高,等等。这些都提醒广大家长要全面认识孩子的“好”,避免片面的评价导致“好学生”发展出现短板,“差学生”被一把尺子埋没。 其次,从期待不变到动态稳定,正确认识“好学生”的成长过程。“好学生困境”常常来自我们对孩子学习过程的错误判断,如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应该是稳定的,不能接受孩子学业成绩的波动。这样的期待是不合理的,它不符合孩子学习的基本规律。学习成绩的波动是正常的,它反映了人的基本认知规律,即学习总是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分数的高低起伏。这种波动能够反映学习的真实情况,然后帮助孩子查漏补缺,获得知识结构的补充与完善。因此,家长和教师都需要对“好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正确的认识,即期待他们的总体水平保持稳定,同时也能够接受他们暂时的波动,并帮助他们认识学习规律,学会在动态中保持平衡,而不是错误地期待一成不变的稳定。 最后,从封闭保守到开放合作,正确认识“好学生”的健康心态。“近墨者黑”的认知以及高强度的竞争很容易导致“好学生”和家长们的保守心态,如为了不影响学习,不能和成绩差的孩子交往,或者为了不培养竞争对手,不要“傻傻”地帮助别人。要想“好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家长须有健康的心态。一方面,认识到孩子们之间的学业竞争只是表象,其本质应是孩子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要想让孩子获得可持续的自我成长就需引导孩子走出封闭保守,走向开放合作,如一道题目自己苦思冥想不仅效率低,还容易思路狭窄,如果能够和他人一起探讨,则更容易让认知变得触类旁通,更好地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 《教育家》:您如何看待“好学生心态”?家长哪些偏颇片面乃至错误的认知和做法会导致孩子陷入“好学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