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为时间,界为空间。从浩瀚的角度来看,世界是宇宙中的一段时间和空间。人死,我们称之为“去世”,意思是说这个人已经没有了时间。如果说时间构成了我们的生命,那么个体对时间的感知、认识理解和管理应用,则决定了我们生命的品质。 法国学者塞丽娜·阿尔瓦雷斯在《儿童自然法则》一书中写道:“孩子所经历的一切,都将以神经元联结的方式在大脑中记录下来,我们的大脑就将这样借助于所有的生活经验不断成熟起来。”由此可见,从大脑到外在行为,再从外在行为到大脑,无论在内隐状态还是外显状态里,孩子每时每刻都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但令人费解的是,经历了同等长度的时间与生命,在3岁新入幼儿园时,个体差异已会如此巨大:有的能够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做很多事情;有的却显得稀里糊涂,不仅生活混乱不堪,情绪也是毫无稳定性可言,哭与笑说来就来。我们不妨借助于“时间”这一概念,再来审视这个问题。 时间认知对孩子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且独特的意义 自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把生活跟时间建立关系。比如,农耕中的二十四节气,古人通过认知时间,依据时间安排、获得生物钟来让生活变得有规律。对于孩子来说,时间同样重要且必不可少:有了时间概念,孩子才能作息规律,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讲究效率,做事有目标;知晓了时间的唯一和不可逆,才能明白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对时间的关注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因为守时的孩子更受欢迎。 以往面对孩子做事磨蹭拖延、生活学习忙乱无章的情形,一部分家长会采用“养儿如修行”的自我暗示,通过改变自己来应对。此类父母更关注养育中的互动关系,对于孩子的发展坚信顺其自然、天性使然。还有一部分家长认定解决的良方是耐心陪伴,有些采用“眼不见心不烦”的策略,主动回避弃权,全部交由更具耐心的一方——通常为妈妈,因为人们完全相信“雌性动物具有过人的忍耐力”;有些则采用武力和威严治理,一旦孩子的言行过于激怒父母、严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时,便会快刀斩乱麻,打骂、惩罚信手拈来。但以上应对往往治标不治本,究竟怎样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一旦我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认同时间认知对孩子成长发展的独特意义,就不难理解和解释孩子在行为方面的各种差异,也会为解决孩子的这些问题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与时间建立不适宜的关系会造成混乱 我们可以尝试把“时间”与“孩子”看作两个事物,唯有二者建立和谐并存的连接关系时,才会达到有秩序和高效。一旦二者建立了不适宜的关系,比如过于亲密地“陷入”,或是过于疏离地“游走”,则会出现一片混乱。 1.陷入时间里的孩子。这类孩子早早地意识了时间的概念,对时间有较好的感知,也能认识和理解时间的延续。但他们舍得投入时间,会对时间过度“挥霍”,不懂得时间的有限性,忽略自己的时间需要和别人的时间同步,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时间体验里,于是便出现无法终止游戏、做什么都力求完美的情形。他们执念于当前事情,不达到自己的标准就不会停止行为;一旦有人催促制止,便感到逆反和挫败,因过度投入而累积的疲倦和负性情绪也都会在此时不可控地倾泄而出……表现出慢性子、磨蹭、固执自我、做事低效、情绪不稳定。 2.游走在时间外的孩子。这类孩子似乎就没有意识到时间的存在,他们的生活、学习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愿和想法去做,无法觉察在这些内容之外同时进行的还有时间。因为不懂得时间的唯一性,所以他们无法统筹、利用和管理时间,不会让不同的事情在同一时间内重叠进行,只懂得按照顺序点数、罗列或者是平铺,一件一件做事,表现出没有计划性,缺乏统筹安排的能力。 对时间的感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生活品质 虽然我们无法断定所有出现行为问题的孩子都是在时间认知发展上存有障碍或者不足,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感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父母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培养。 1.强化生活事件中的时间对应。时间是抽象的,但生活是具象的,通过具象的经历感知可以帮助孩子对抽象的时间进行对应理解。让孩子在时间的维度下,反复练习打理自己的生活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上厕所10分钟,穿衣服5分钟,喝水半分钟,看绘本故事半个小时,午睡2个小时,20分钟以后吃晚饭,如果想搭一个高高的大楼估计要用一个多小时,一部电影80-90分钟,一集动画片15-20分钟,坐车回家大约40分钟,排队大约15分钟……在经历每件事情的过程中,父母都可以特意强调一下时间的长短与多少。当孩子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识后,比如如果从两岁开始每天练习,坚持大约一个月,大多数孩子就会出现效果——会初步建立时间意识,并能具备预估时间的能力,即在做事时会考虑到时间的存在,比如会问“快走了吗”这样的话语。到了三岁入园的时候,他就会是一个生活规律、情绪稳定的宝宝。 2.练习在一日生活中的时间预估和规划。有些孩子从小没有在生活中强化时间概念,便进入了幼儿园。这时需要补偿一些上述缺失的“刻意”练习,帮助孩子积极建立关于时间的心理表征。与此同时,因为幼儿园集体生活非常有规律,经常会进行不同环节内容的转换,比如,集体游戏活动半个小时、室内区域游戏一个小时、户外活动一个小时,等等。借此可以鼓励孩子更多地尝试“预估计划”策略,即,在开始一项活动内容前,都至少用几秒钟预判一下需要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如,在入园前跟孩子聊天:“今天准备去玩什么?玩多久?想先玩什么再玩什么?”凡是涉及到孩子参与的活动,父母都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先在心里盘算规划一下。如果担心孩子忘记,可以帮孩子用语音记录,或者设计一些小表格,事先填写出来,时刻拿出来提醒,逐步实现孩子的自我时间监控。次数多了,孩子会逐渐内化时间安排,获得越来越精准的感知,建立生物钟,能够合理安排各种活动,不会像以往那样慌乱,而会心里有底,情绪稳定。比如,和大班孩子说好在外面玩一个小时,当感觉玩得足够久了,他会主动询问:“快到一个小时了吗?还能玩多久?”他们越来越能够在接近一个小时的时候主动意识到时间,会盘算和安慰自己:“只有半个小时了,我肯定搭不完,留着明天继续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