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三级金融机构中主要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港澳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截至去年年底,香港共拥有海外银行机构340 余家(包括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接受存款公司以及代表办事处),其中,由按资产规模排名世界前100位的银行在港设立的认可机构达85家。目前,在182家持牌银行中,有151家为外资银行所设分支机构。从资产规模上看,截止1995年底,美资、日资和欧资认可机构的资产总额占所有认可机构的资产总额占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比例超过70%;从业务发展上看,大多数外资银行在开发香港本地业务的同时,更以香港为据点,拓展整个亚洲区的市场。可以肯定,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取得和发展,是与众多外资银行的积极参与分不开的,而且,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和加强也与外资银行今后在香港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对美资、日资和欧资等主要外国银行近年在香港的发展状况进行专门分析,并通过对它们策略部署和业务活动的初步了解,试图基本上把握外资银行今后的发展动向,以便有关当局积极引导,进一步繁荣香港的金融业。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九十年代以来美资、日资和欧资(不包括汇丰银行)认可机构数目的变动情况。按实益拥有权划分,美资认可机构的数目从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90年底的53家减少至1996年底的32家,占同期香港认可机构总数的比例也下降了4个多百分点。 其中接受存款公司数量的减少最为明显,期间减少了19家。这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原因,即九十年代以来美国银行掀起的合并浪潮对其在海外的机构设置有很大的影响。例如美国银行与太平洋银行于1991年8 月的合并就导致后者1992 年在香港的除牌; 同样, 1996 年7 月, 汉华银行(Chemical Bank)也在与大通银行(Chase Manhattan Bank )合并后除牌。这种由合并引发的除牌并非意味着原有的一些美资银行退出了香港市场,在通常的情况下,合并所带来的只是对以往业务的调整和重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 日资是香港拥有最多认可机构的外国银行资本。 1990年底至1996年底,香港日资认可机构从73家增加到92家,其中持牌银行增加15家,接受存款公司增加4家, 占同期香港所有认可机构的比例也增加了7个多百分点,在香港1996年底总共367家认可机构中,日资竟占25.1%。日资金融机构数目在香港的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有下列三点:一是从1990年起,日本已取代美国成为香港制造业最大的外来投资者,对非制造业的投资也仅次于英国,位居第二。截止1994年底,日本在香港的投资总额达1,511亿港元。 而日本企业与银行素有合作关系密切的传统,大量日资及其公司的涌入也就带动了与之有频繁业务往来的日资银行来港。二是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国内经济低迷、利率低企以及日元升值,促进了日资流向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各国。而香港既然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就吸引了日资银行将其作为主要的营运基地,以配合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在上述地区的活动。三是日资银行除了独资成立多种认可机构外,还通过收购的方式对香港本地注册银行实行控股和参股。在现有的46家日资持牌银行中就有浙江第一(日本第一劝业银行持有100 %的股份)和广安(富士银行持有44%的股份)两家本地注册银行。

      欧资银行在香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当时东方汇理、有利和渣打等英资银行分行的成立就带动了香港银行业的早期发展。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又掀起在香港设立认可机构的热潮,1985至1989年,欧资持牌银行的数目在短短的4年间由35家增加到50家。 进入九十年代,主要是由于接受存款公司数目的大量减少(1990至1996年底共减少了19家),欧资认可机构由1990年底的88家减少到1996年底的67家,占同期香港所有认可机构总数的比例也下降了3%, 但期间持牌银行和有限制牌照银行的数目基本上保持稳定。在截止1996年底的67家欧资认可机构中,法资拥有16家,位居第一位;德资和英资占第二位,各拥有12家;丹麦、奥地利和瑞典都只设有两家有限制牌照银行。

      其次,让我们分析一下美资、日资和欧资认可机构九十年代以来资产总额的变动情况。

      据香港金管局统计,1990—1995年间,香港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增幅为49.83%。在这三股外资力量中, 期间增幅最巨的是欧资认可机构,达64.62%,远远高于同期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增幅; 美资居中,增长幅度为33.33%,日资最后,仅为30.20%,后两者的增长速度都慢于同期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增幅。就占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比例来说,欧资稍有上升,但美资和日资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日资在这5年中,竟下降了7个多百分点。同期欧资和美资的认可机构却有明显的下降,这反映了欧资和美资近年在香港拓展业务的积极进取和富有成效。相反,日资在期间认可机构数目一直增加的情况下,资产规模的收缩和增长速度的放缓都反映了日资银行九十年代以来受大量呆坏帐拖累,以及接连曝光的金融丑闻所引致的信用评级降低、筹资成本上升抑制融资和信贷业务,从而影响到在香港业务扩张的情况。

      不过,即使如此,日资认可机构所拥有的资产还是占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不仅是由于日资认可机构多,业务规模大,还由于香港的税率较日本低,日资银行一向有将香港作为计帐中心的做法,把大量资金调往香港操作。这一特点多少也体现在日资认可机构的资产结构中。九十年代以来日资银行有93%以上的资产为外币资产,这与美资和欧资认可机构的外币资产通常在70%左右的情况相比也是很高的。

      再次,从美资、日资和欧资认可机构吸纳客户的存款情况分析,在港的外资银行以从事批发性业务为主,很少涉足零售市场。

      1990—1995年底,美资和欧资认可机构吸纳客户存款的增幅分别为10.08%和35.20%,都大大低于期间香港所有认可机构吸纳客户存款79.45%的增幅,对该市场的占有率也都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其中在欧资认可机构所吸纳的客户存款中,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渣打银行就占了三分之一多。这都反映出欧资和美资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同业拆借及发行存款证,较少依赖香港本地的存款市场。但是,日资认可机构虽然与其庞大的资产规模相比,其在客户存款市场上的占有率相对来说非常有限,然在1990—1995年间的增幅却达到175.2%, 大大超过同期所有认可机构吸纳客户存款的增幅,并在同期存款市场上的占有率也上升了5个多百分点, 说明近年来日资金融机构在资金来源上增中了对香港本地存款市场的倚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