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下半年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使香港也不能幸免,整个经济呈现出进一步萧条的趋势,后果令人担忧。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似乎暂时还没有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香港目前确实面临困境,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对香港而言却未尝不是件好事,这可能成为对香港经济结构,特别是已开始浮现的泡沫经济进行调整的大好时机。香港特区政府虽然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缺乏一个高屋建瓴的总体思路,还没有能抓住香港经济低迷的症结所在。香港走出困境的根本思路,就是发挥香港具有中国大陆这个巨大腹地的优势,通过与国内经济的整合,绕过外部需求不振的困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巨大和资源丰富的作用,为香港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内部需求和市场动力,从而刺激经济尽快走出低迷。近期能够“短平快”地使香港尽快摆脱困境的重大举措,应当首推在旅游业开展一个大手笔的合作。从长远来看,则主要应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 一 97年7月香港回归时,经济形势确实一派大好。1997 年的香港达到了自己前所未有的历史最高点,整个国内外舆论包括港人自己都在为一个更加辉煌美好的发展前景而欢欣鼓舞。然而时隔不久,亚洲金融危机就从泰国首先爆发了。在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香港经济内部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香港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很快陷入萎缩和萧条的困境,香港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首先,自1997年第四季度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香港之后,香港的失业率不断上升。据最新统计资料,今年第一季度,平均失业率达到3.5 %,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点(表1),比去年第四季增加幅度高达40%。1—3月中,3月份的失业率最高,为4.3%,以此计算,失业总人口超过14 万人。香港政府失业问题跨部门工作小组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失业率仍会停留在较高的水平,而且可能会继续上升。(注:参阅刘冰:《香港经济进一步萧条?》(《香港传真》1998·4·24)) 表1 1997年和1998年第一季度香港失业率及就业不足率(%) 月份 97年1-3月 2-4 3-5 4-6 5-7 6-8 7-9 失业率2.5 2.6 2.5 2.4 2.4 2.4 2.2 就业不足率1.1 1.2 1.3 1.2 1.2 1.2 1.0 月份 8-10 9-11 10-12 98年1-3月 失业率2.32.42.5 3.5 就业不足率1.01.11.3- 注:就业不足,指雇员每星期工作少于35小时。 在这方面,尤以食店百货运输失业情况令人担心。饮食业职工盟总会理事黎文沛表示,自97年12月至今年3月末,已知的结业食肆共40 多间,受影响员工约2000多人。另据他所知,去年饮食业从业员(包括酒店饮食部)平均有19万,最高峰时达至20万,今年预料会降至18万人。百货商业雇员总会秘书邓祥胜则表示,自今年2 月起百货业被裁员工约有600人,其中要求员工提早退休及辞退兼职雇员约有100至200人。 运输业方面,货柜运输业职工总会主席谢浪表示,经济不景引致较多员工开工不足及收入下降。(注:参阅《食店百货运输失业情况令人担心》(《信报》98·4·2第7版)) 其次,金融危机导致香港住宅物业市场在97年最后一季急挫,到今年4月末,在不足八个月的时间里,香港楼价已下跌约三成半。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数字显示,截至98年4月底的四个月内,由33 间银行批出的新做楼宇按揭贷款,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0%。收紧信贷又导致了存款收缩,使利率高企及流动资金紧缺。至3月份,港元存款已较97年9月水平减少了2.7%。 由于地产业已在香港的经济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6年,地产业约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10%;1997年,建筑业及房地产服务业的雇员人数约为40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为12.4%;至98年3月, 在港使用贷款总额接近一半是与物业有关的信贷,包括批予建造、物业投资与发展的贷款以及住宅按揭,单计住宅物业的贷款就占到在港使用总贷款的22%),因此楼价下跌所带来的通缩效应,对整个经济带来了更为广泛和严峻的震荡。今年首季获批准可动工兴建的楼宇已由去年7 月起连续七个月下降,建筑业的失业率也已由去年同期的3.3%急升至5.6%。去年第三季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香港楼市正处高峰,私人住宅单位总存量的价值估计为38710亿港元。 因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楼价下跌三成半,等于实际上冲销了港人13550亿港元的资产值, 相等于减少本地银行体系总存款约50%。 楼价下跌也对公共财政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过去十年,来自土地及与物业有关交易的收益,平均约占政府总收入的21%,当中大部分来自补地价,土地收益大幅下降将会大大减低1998年预算案中的财政盈余。由于地产业对香港经济举足轻重,住宅楼价下挫三成半估计将会令今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削减最少两个百分点。可以说,楼价超乎预料的急跌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港人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注:参阅《住宅物业下跌对经济体系的影响》(《恒生经济月报》199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