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仓的储运关系协调与运输政策价值挖掘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玉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

原文出处:
宏观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仓储和运输存在内在统一关系,在不同条件下互相转化。研究海外仓的储运关系,不仅是海外仓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于运输政策创新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海外仓利用仓储前置提高了时效,发挥了运输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亦缓解了运输的不确定性问题。从仓储看运输,储运关系不协调仍是目前海外仓发展中的重要梗阻,未来海外仓的更高质量发展应立足更加紧密协调的储运关系,加强同运输的联动与融合,进一步优化布局和拓展功能价值;从运输看仓储,充分利用海外仓的运输支点功能,在探索提高物流时效的路径、促进各运输方式有效竞争、增强交通韧性几方面,可以很好地实现以储促运。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借助仓储的前置,物流时效不断提高,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如果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依赖物流,那么作为贸易新业态的跨境电商发展离不开海外仓这一物流新模式的支撑。截至2021年底,中国海外仓数量已超2000个,总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业务范围覆盖全球。①数据显示,海外仓的兴起使中国企业跨境寄递的平均物流时间由20天左右降至3~5天,物流费用较零售直邮方式减少20%~50%。②同时跨境电商企业销售商品的品类通过海外仓得以大大扩展。海外仓突破了各国在跨境电商商品体积、重量、品类、价格等方面的限制,采用海外仓服务的商品已从单一种类增添至多品类、多类型(权印,2020;陶正,2021)。

      在发展过程中,海外仓形成了多种类型模式。从功能角度看,海外仓包括建在重要交通节点的支点仓、靠近消费市场的配送仓和位于工业园区的生产加工仓;从客户需求角度看,海外仓包括卖家自建模式、第三方合作模式和以亚马逊FBA为代表的一站式配套服务模式三种(孟亮和孟京,2017)。早期的海外仓作为外贸和制造企业的海外驻点,仅仅服务于企业自身的需求,FBA的开启代表着海外仓市场的正式打开(德席尔瓦、廖静莹和杨泞溪,2022)。

      目前,海外仓的相关政策集中于商务外贸领域,强调海外仓对跨境电商发展、对中国制造出口外贸的支点作用。事实上,作为一种新型跨境物流模式,海外仓亦代表着新型的运输组织和储运关系,其发展对运输服务改善亦具有显著的支点功能。从业务流程看,通过海外仓进行货物出口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头程运输、中端仓储和尾程配送三个阶段。海外仓出口货物的跨境运输方式大致相同,国内供应商提前将大批量货物从境内运送至境外海外仓,在商家收到订单后由海外仓依托本地物流体系发送至消费者终端。可见,海外仓所代表的物流模式不仅仅局限于中端仓储环节,而是以海外仓为支点,提供从国内揽收、国际货运、海外上架到终端配送的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务,涵盖了从供给点到海外仓的“头程运输”和从海外仓到消费终端的“本地配送”两部分货物运输流程。因此,海外仓在运输组织创新和运输政策设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必要深入探讨挖掘。

      在海外仓的储运关系方面,一些研究已经有所触及。为了保证物流时效,有研究分析指出需要结合不同物流方式的优点,选择合适的物流渠道(赵洁琼,2021)。也有研究分析了跨境电商规模化发展的趋势,进而指出海外仓是对跨境电商规模化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充分的应用(刘星翰、占丽和周瑜,2021)。另有研究从品类限制、价格、配送时效和可靠性四个方面对海外仓等五种国际物流模式进行了简单比较,认为应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的关系,强化内在的关联性、协同性和支持性(祁飞,2020)。总体上看来,相关文献鲜有对海外仓的储运关系进行系统探讨论述。

      在近年来的运输实践中,海外仓的运输支点功能已经普遍受到运输企业的重视。以马士基(Maersk)、中远海运为代表的港航企业和中国众多的中欧班列企业,通过持续投资收购和建设仓储业务,正在加快从单一运输服务商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转型。③反观理论研究层面,主流的运输政策和运输研究文献依然聚焦于国际海运、国际空运、中欧班列、公路卡航等干线运输,对最后一公里、集疏运和仓储的关注度并不高。

      海外仓的发展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当前需要跳出就事论事的惯性,从供应链端到端全流程全链条的视角来系统深入研究海外仓的储运关系协调问题以推动其更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其运输支点功能加快运输服务转型。

      二、海外仓的储运关系特征

      海外仓的出现是跨境电商提高物流时效的内在要求。作为一种支撑跨境电商的新型物流模式,海外仓并不是单独意义上的仓库。海外仓的兴起,引致了相应一系列运输组织和储运关系的变化。其中,利用仓储前置提高时效、发挥运输的规模经济效应是海外仓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可靠性的提高强化了该模式的稳定性。

      (一)时效:仓储前置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物流时效

      几十年来,从供应商到零售商再到消费者模式的供应链在不断调整优化,以降低物流成本、货物受损概率和现金周期。目前的商业和社会趋势正在推动仓储向众多城市配送中心转移,使关键的物流能力接近消费者(索米宁,2019)。亚马逊和京东在其进驻的城市建造和租用了大量仓库,以尽可能将产品存放在距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

      海外仓作为一种物流新模式的突出特征在于,它顺应了仓储前置的大趋势,显著提高了物流时效,从而与跨境电商形成了互促发展的态势。通过提前备货,生产与配送周期得以平滑,海外仓用空间换时间,有效规避了突发风险;通过库存前移,货物与目标销售市场的距离拉近,便利了营销推广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海外仓现货贸易机会;快速退换货是物流时效和交付时间的重要内容,通过海外仓进行退换货、维修等售后服务,显著缩短了消费者等待时间,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企业意识到,只要能正确预测需求,在接近客户处设置仓储就会超过长距离运输的响应能力。跨境电商采用海外仓物流模式,通过仓储的前置,大大提高了物流时效。

      物流时效已成为电子商务差异化运营的重要竞争工具。相关研究显示,存储于海外仓的平均商品售价高于同类直邮商品均价约30%。④因此,采用海外仓模式带来的物流时效提高,也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创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