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供应链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驱动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进程依托数字化技术与区域协作,有助于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生态圈,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运转效率,构建国内外“双链”循环新格局,促进我国从“世界工厂”转向全球价值链引领者[1]。然而,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仍存在技术层面的“卡脖子”和安全层面的数据保护等问题。2022年6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研究报告(2022年)》指出,在26类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中,产业链高度依赖国外技术的产业占比高达30.8%,自主可控的产业仅占比23%。这表明我国尚未摆脱对国外部分工艺的依赖,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依赖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伴随着大国之间的博弈持续升级,全球经济环境不断恶化,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亟须探索能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新路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弥补当前阶段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缺口,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那么,如何准确把握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如何构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指标体系以反映其科学内涵,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否存在区位差异,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否存在空间效应?明晰这些问题有助于深入探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扎实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本文可能存在的边际贡献:第一,从指标体系角度看。基于现有研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将韧性与安全纳入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指标体系,从知识与人才、信息与技术、安全与保障衡量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丰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研究。第二,从研究方法看。采用熵值法从多维度测算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利用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分析我国整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区内和区间差异,并探寻差异来源;以核密度估计法与空间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不同区位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动态演进;采用莫兰指数(Moran' I)检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相关性效应,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第三,从创新角度看。通过数据分析与实际发展情况的结合,尝试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动态演进和地区差异提出政策建议,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文献综述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国内经济大循环存在的障碍。梳理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探究集中于内涵及特征、实现路径两方面,不同学者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并提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与提升方法。 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内涵及特征方面。有学者认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应从产业链供应链与现代化两个层次探究,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传递与数字经济相融合,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应具有创新能力强、数字化程度高、协调通畅、高附加价值等特点。其内涵可定义为:通过结构布局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驱动等手段,发展更具核心竞争力、自主安全可控和高附加价值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2]。还有学者从产业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能力,足以支撑产业链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自主可控能力,能够实现科学技术自我研发,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具有数字化特征,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产业链供应链前端、中控、终端的结合,打造智能化产业链供应链;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企业为主体,构建生态产业链供应链,减少自身的污染排放[3]。也有学者认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内涵应从网络结构、运营流程和价值要素三个维度进行解读,其中,产业链供应链网络体系的形成有助于跨地区、跨产业的多主体协同,形成产业耦合生态圈,从而推动区域合作;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运营流程与价值要素体现在高效运作、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等方面,是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与低成本运营保持均衡的主要支撑[1]。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理念,本文认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内涵应包括:具有较高的数字化水平、创新水平,充分考虑绿色环保要素与安全要素,具有较强的韧性,能够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方面。盛朝迅[4]从产业链稳固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需要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控制力与主导力,补齐产业链的短板环节。具体而言,针对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以产业链供应链基础再造为目标,通过高素质劳动力、优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良好的营商环境等内外部协同发展,培育壮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生态圈,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黄群慧[5]从提升政策着力点角度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认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应坚持市场目标导向,依据政策方针,精准把握现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政策指导,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更安全稳定并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对此,应充分发挥竞争性政策的基础作用与指导性政策的突破作用,延伸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各环节附加价值,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张其仔等[6]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提升应把握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重大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养产业链供应链尖端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动力;同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前端创新水平,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苏扬等[7]从税制的角度出发,阐释税收在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和促进产业融合方面的作用,提出降成本、降能耗与降采购的组合税制,并指出不同企业与产业差异化税制的重要性,实施以企业所得税为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为辅的政策组合,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