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利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文娟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原文出处:
特区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8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特区实现“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宏伟目标的最佳选择。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特区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率先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以计量和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促使企业关注其经营行为对资源、环境及整个社会的影响,并为在全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起到实验和示范作用。

      一、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社会责任会计体系

      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注:宋献中、李皎子:《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6页。)它以会计特有的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加以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协调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矛盾,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会计的发展、变迁离不开会计环境的影响。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作用于会计,才产生了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创立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各种负效应十分清淅地显现出来,如严重环境污染,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社会贫富悬殊等等。这使人类开始用一种理性思维重新审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关系。1969年—1973年,美国人首先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提出不仅要以经济增长,而且要以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首次提出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同,人类进入了追求环境、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新时期。

      “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注: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转引自《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第10页汤云为,陆建桥《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会计当然要人类发展的进步做出相应的反应。因为传统发展模式下企业经营的唯一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追逐利润。会计服务于这一目标,一般只是将企业自身的经营“所得”与“所费”加以对比,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等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则不予计量。其结果,往往是用经营活动的“内部经济性”掩盖了“外部非经济性”。而可持续发展模式下企业必须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履行保护环境、消除污染等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否则,环境、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目标的这种变化要求会计不仅要计量组织内部的支出和收益,而且要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于是社会责任会计便应运而生。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税收方面的社会效益。(2)工伤职业病等社会成本和技术培训、提高工薪水平、改善劳动保护条件等社会成本和效益。(3)提供就业机会、慈善事业捐赠等社会成本和效益。(4)社会资源耗损及环境污染成本和节约资源耗用、治理环境污染的社会效益等。社会责任会计的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协调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矛盾,促使企业在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争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责任会计创立30年来,已逐渐为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理解、重视和应用。

      二、特区已具备了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现实可行性

      社会责任会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一个新的分支,其核算内容、计量方法等都突破了传统会计,因此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笔者认为,特区已具备了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现实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广泛的社会支持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区已形成了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港澳台所有和外国资本所有的“多元所有制群”,且各类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政府之间不存在任何行政隶属关系。因此,我们不可能再象计划经济时代那样以行政命令手段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又使企业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增加收入,提高利润率,较少考虑其经营行为对社会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进一步强化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宏观管理、监督职能,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来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实施更有效的宏观调控。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信息,满足政府制定各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需要。因此,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必将得到特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2)随着特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日益觉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公众的迫切要求,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将社会责任会计所揭示的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信息公之于众,将企业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必会获得特区广大群众所欢迎。

      (3)企业作为整个社会协作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创造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让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各种要求相适应,争取社会各界对自己的支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企业“需要考虑股东以外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而不应仅将谋求最大限度的企业收益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注:陈今池:《现代会计概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3年,第342页。)因此,企业履行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等社会责任,既是社会公众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事实上,企业经营者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自觉自愿地履行社会责任。如为希望工程和减灾抗灾捐款,为下岗工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投资改善企业生产条件,治理工业污染等等。对这些企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发生的支出目前会计上一般作营业外支出或基建支出处理,没有进行系统、完整地记录,对这类支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没有进行计量和记录。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完整、系统地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和效益,可以向公众展示企业的良好的社会形象,这会为广大企业经营者所欢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