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八十年代的外汇储备策略可资借鉴

作 者:

作者简介:
农淑贞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

原文出处:
上海投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8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在急剧上升,到1997年底已达1400亿美元。预计在今后几年,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存在。巨额的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使货币政策的自由度越来越小,成为中央银行下一步政策操作的制约因素。在八十年代,中国台湾也曾经历过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时期,其“中央银行”曾对此采取过一系列较积极的措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台湾的经验也许能为我国的外汇储备策略提供借鉴。

      一、八十年代的台湾经济与当前内地的某种相似性

      在当今世界各国与地区的外汇储备中,总额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日本、中国内地与中国台湾。日本的外汇储备虽多,但与其进出口总额相比并不是很高,而且由于日本实行浮动汇率制,资本可以自由出入国境,因此其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与中国不同,其对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也较弱。而八十年代的台湾却与当前的内地有很强的相似性,具体表现在:

      1.经济发展阶段相似:由总量增长进入结构性调整,严格的政府管制被逐步放宽

      从1952年到1985 年, 台湾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 美元上升到3142美元,上升了15倍,年均增长率为8.5%。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根据台湾的“经济建设十年计划”(1980—1989),其计划年经济增长率下调为7.5%,力求经济在稳定中发展,提倡“策略性工业”, 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工业升级。这与近年来内地的形势十分相似: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从1996年开始,内地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调,控制在10%以内,并着重致力于结构调整。

      在经济政策方面,台湾与内地都采取一系列放松管制的措施。尤其在货币政策方面,很有相似性:都着手健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放宽对外资银行的设立及其业务活动的限制;放宽对外投资的管理;推动利率自由化等等。

      在这种相似的经济发展阶段,内地与台湾可以采取较相似的政策取向。

      2.外汇制度相似:实行外汇管制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外汇制度影响外汇储备的形成。从国际收支的角度讲,外汇储备的重要的资金来源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顺差,但管制下的外汇制度加剧了顺差向外汇储备的转化。假若不实行外汇管制,私人可以持有外汇,则外汇需求将会扩大,外汇市场上不易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汇率的升值压力不会这么大;并且,假如央行不对汇率进行干预,任由汇率升值,而不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以稳定汇率,央行所持的外汇储备也不会上升。因此,外汇管制与央行对汇率的干预是导致顺差转化为外汇储备的关键。

      台湾在八十年代初实行较严格的外汇管制条例:台湾人士不得在自由市场上买卖外汇;出口贸易所获的外汇必须在指定银行结汇,兑成新台币;进口所需用汇必须先申报,由指定银行售汇;私人每年可享有的汇往海外的款项的最高限额为5000美元等等。在1979—1989年间,台湾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即所谓的“机动汇率制”。新台币对美元的汇率由岛内5家外汇银行与25 家指定银行形成的“外汇交易中心”决定,但是,当外汇市场变动达到议订汇率的上下限时,“中央银行”就进入外汇市场,供应或收购外汇,使汇率趋于稳定。

      1994年内地实行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以结汇制取代留成制,以管理浮动汇率制取代以前的官价固定调剂价浮动的双重汇率制,使内地的外汇制度更透明、更市场化。但是,无条件的结汇与有条件的售汇使外汇市场上形成无条件的供给与有条件的需求,难以使市场出清,于是中央银行被迫入市购入多余的外汇供给,使外汇储备增加。在这一点上,与台湾的情况十分相似。由于内地与台湾有较相似的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与相似的经济环境、政策取向,因此,内地应该可以借鉴台湾的外汇储备策略。

      二、台湾的经验

      台湾巨额的外汇储备伴随着严重的经济后果。1981年至1985年,由于台湾“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用本币买入外国货币,使得台湾在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 岛内货币供应量以平均每年13.6 %的速度剧增, 而1986年至1988年,增长速度更达到了38%,给物价带来很大的压力。此外, 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 引起其主要贸易伙伴美国的强烈反对。 1988年8月,美国保护贸易色彩浓厚的《综合贸易法案》正式通过, 对台湾的压力更明确与强硬了。

      面对强大的压力,台湾当局不得不采取相应对策。然而,其策略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采取了有次序,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改革措施:从最不易引起经济震荡的措施着手,逐步深入,为最终的根本性的方案出台创造环境。

      1.增加进口与冲销措施

      尽管外汇储备的体制上的原因为外汇制度,但由于外汇制度的牵涉面较广,台湾当局在改革的初期并不触动这个敏感的区域,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缓和压力的措施。

      首先,面对美国的压力,它采取了增加进口的措施,一方面大幅解除进口限制,“除涉及社会安全与人民健康之货物及若干农产品外,其余的均尽量开放”;另一方面继续减低关税,到1987年底台湾降低关税品种已达5000项;此外,还向美商增加对台出口进行融资,促进美国对台出口。其次,面对由于货币供应量增加而形成的通胀压力,台湾当局采取了减少货币供应量的“冲销”措施:即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因干预市场而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上升。例如: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信托投资公司资金准备率;调整“中央银行”贴放利率;调整银行各种存款最高利率等等。更为重要的“冲销”措施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积极干预,放出“国库券”,收回本币,减少货币发行量。但是,这种缓冲措施是有限度的。进口要适应市场需求,不可能过快增长,事实上,在八十年代,台湾的投资意愿很低,进口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冲销政策的余地也在日益缩小,例如, 台湾1989 年财政支出为台币5600亿元,按最高限40 %的比例计算, 其可发行的“国库券”余额为2200亿元,而这个额度“中央银行”早在1988年12月6日就用完了。 未来只有在“国库券”到期时,才能利用到期余额发行。这样,凭借发行“国库券”回收台币的余地已经不大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