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家对开发区的管理与协调

作 者:

作者简介:
阎林 郑玉歆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原文出处: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我国开发区从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国际上的开发区比较,中国的开发区普遍历史较短、规模较小。国际上通常使用“经济自由区”来称谓各类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的经济区域。经济自由区在世界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东亚从60 年代开始设置出口加工区,已有30年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开发区,如果从1984年算起,只有1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全面开放格局开始形成的1992年算起,才5年多的历史。虽然,个别小型开发区已经基本进入稳定时期, 但不是普遍现象。从1979到1996年底,中国累计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 )只有1765亿美元,而自80年代以来美国累计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6500亿美元(二战以来,共吸收外资约2万亿美元)。 东亚各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近5000亿美元。无论是按引资规模,还是按技术档次讲,中国不但远远落在美国后面,而且和东亚国家也有不小的差距。

      从外资来源的构成看,中国迄今为止吸收外资的80%左右是来自东亚的中小资本。来自正规跨国公司的资本只占百分之十几,而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占全球总额的70%以上。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目前仍处于试探性阶段。中国开发区的发展阶段明显受到外方投资战略的制约。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自由区建设的经验看,开发区制度的完善需要全国统一立法。法律、法规的健全是保证开发区持久、稳定发展的前提。目前,中国开发区中不少是地方立法。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开发区之间尚缺乏政策、法规的一致性、规范性及平等竞争的条件。这是我国市场制度不完善的表现,也是开发区处于起步阶段的重要标志。

      我国开发区处于起步阶段的这一认识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直接关系到所实行的政策能否与开发区发展的实际相适应。在此问题上存在着的不同认识将直接影响开发区的基本政策导向。如,有人认为我国开发区已初具规模,对开发区可以逐步“断奶”,即可以开始减少对开发区在税收上和引进外资上的优惠。同时也有人认为对开发区不但应继续给予大力扶植,而且应加大扶植力度。这两种完全对立的意见很大程度是由于对开发区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上的差异引起的。我国1984年建立的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很快就要届满。按照我们对开发区总体发展阶段的判断,这些开发区的大多数仍不例外地处于起步阶段。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终止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实行“断奶”,对开发区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目前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来源中,大部分来自政府返还开发区的税收。税收返还优惠政策的终止,将大大降低那些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开发区对土地的开发能力,从而降低开发区的发展速度。使其与众多不同层次的开发区在引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外资优惠政策对吸引外资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认为外国跨国公司着眼于中国国内市场而不在意优惠政策的看法是片面的。韩国的教训值得注意。1992年韩国取消了对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对外资全面实行国民待遇。结果,导致了外资引进规模的下降,并成为韩国出口大幅度下降的重要原因。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韩国开发区的发展,总体上要比中国成熟得多,但与发达国家比仍有巨大差距。因此,对开发区发展的长期性,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对开发区坚定不移地予以扶持,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二、正确评价开发区的绩效和外资的冲击

      对开发区效益的估价,国际上曾存在着低估的倾向。这种来自经济理论界的低调评价对发展中国家政策选择产生了不良的诱导作用,给一些国家的发展造成损失。评价开发区的效益时,我们既要看短期效益、也要看长期效益,既要看直接效益、也要看间接效益,既要看经济效益、也要看社会效益。出现低估倾向的主要原因在于重短期、直接效益,而轻长期、间接效益。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和东亚国家发展的实绩在全球得到公认,对开发区效益的评估普遍提高。我国也曾出现过对开发区效益低估的倾向,并对我国开发区的发展产生过一些有害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对开发区定位偏低,以及政策上出现的摇摆。

      在综合评估开发区的效益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外国投资给中国民族工业带来的冲击。由于外资进入对国内企业的冲击,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因而也就存在对引进外资的利弊权衡以及如何趋利避害的问题。有必要对不同层次的冲击及其原因、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中国引进外资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解决资金的不足,因为中国的储蓄率始终在30—40%,相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建设资金从总体上并不属特别短缺之列。中国突出的问题是投资效率低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近年来不断扩大的趋势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而,中国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引进有市场潜力的产品、较先进的技术和较先进的经营管理。这些是中国主要缺乏、主要需要的。而外资给中国带来的冲击也主要来自于由此表现出来的更高的生产率、更强的竞争能力。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国内民族工业受到冲击从根本上是难以避免的。

      2.一个国家所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或者说抵御外资冲击的能力与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强弱密切相关。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较弱,因此其抵制外来冲击的能力也较弱。为了消除外资对国内民族工业冲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外资从规模和结构上予以适度控制是完全必要的。实际上,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都对外国投资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发展中国家的限制一般要多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发达国家吸收的外资就越多,造成目前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世界总额的83%以上的一个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