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香港与澳门一衣带水。由于地缘、亲缘和史缘关系,两地经济合作基础深厚,源远流长。其基本合作取向为:香港是澳门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主要来源地,而澳门则是香港人度假、 休闲和消费的重要场所。 70—80年代,香港经济转型,澳门地价、工资低廉,劳动力充足,配额多,并享有特惠税等优惠,为香港转移劳动密集型工业提供了理想基地,香港工业资金投资澳门,也使澳门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澳门经济上新台阶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90年代,香港经济进一步向国际化、产业升级方向发展,港澳经济发展差距呈拉大趋势。两地经济联系有所疏远,香港经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减弱。其原因主要是: 1.合作形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由民间自发形成的港澳经济合作,主要靠微观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缺少政府的宏观引导,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明显的脆弱性。 2.澳葡政府封闭式的行政管治。长期以来,澳葡政府照搬葡国行政管理模式,机构臃肿,互相牵制,行政程序繁琐,效率低下。政府施政对外实行关门主义,不接受香港成功的管治方式和经验。近一、二十年来更是出于狭隘的民族虚荣心,以对等为由给港澳间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造成障碍,阻碍港澳经济交流与合作;对内任人唯亲,排斥华人,没有形成一支以澳为家,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这种封闭式的行政管治方式,导致投资软环境差,令投资者却步。 3.落后经济形态的限制。近似于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落后的经济形态及其对澳门人思想的影响,阻碍了澳门经济与香港及世界经济运行机制接轨,使澳门市场难以容纳管理规范的国际大财团、大企业,无法走出资本规模小、结构单一的局限,实现资本多元化、国际化。 二 当前,香港已成为全球仅次于日本东京的高成本地区,经济面临第二次转型,部分服务业已开始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澳门紧邻香港,同属“自由港”,且税率低于香港,用工制度灵活,经营成本仅为香港的一半。港澳优势有明显的互补性,合作空间广阔。在近期,两地至少可在以下领域进一步合作。 1.利用澳门工资水平低,写字楼价格和租金低廉的优势,引导部分香港企业转移来澳门。 2.利用香港旅游中心地位和游客多的优势,结合澳门酒店多、租金廉,中西文化交汇历史悠久等特点,开展港澳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景点和合作发展会议旅游、度假旅游,吸引更多访港游客来澳。 3.利用澳门与香港一样背靠祖国内地,且与拉丁语系国家有着密切传统联系的优势,以及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商住楼宇供应量多、使用成本低等优势,共同扮演吸引外商开拓中国内地市场和亚洲市场的中介角色,为加强内地与世界的经济交往发挥窗口和桥梁作用。 4.利用澳门住宅供应量多,价格仅为香港的十分之一,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与香港接近,医疗卫生设施比较完善,总体物价水平仅及香港三分之二等优势,吸引香港部分退休人士和自由职业人士来澳购房居住,解决长期困扰澳门经济发展的房地产资金积压问题,同时相应舒缓香港社会住房压力。 5.利用澳门自由港优势,兴建澳门深水港,在带动澳门经济发展的同时,分流香港货运压力,巩固香港航运中心地位。 6.利用香港工业技术力量强、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抓住香港特区政府正在规划发展高值工业的机遇,结合澳门与欧盟市场联系密切,工资、地价低等优势,吸引香港工业资金来澳,促进澳门工业转型。 7.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金融管理人才多、经验丰富的优势,港澳联手发展澳门离岸金融业务。 三 加强澳门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澳门方面总的思路应该是:变自发为自觉,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引入政府行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方位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同时,在港澳关系定位上,澳门应从实际出发,自觉地定位为香港市场的延伸和补充,更多借助香港的繁荣和优势,发展壮大自身经济实力,共建港澳统一市场,并创造条件,实现港澳经济一体化,推动港澳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1)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的沟通, 主动简化货物出入口申报审批制度;清除港澳经济合作的政策障碍,取消两地居民往来逗留限制;条件成熟时,协商签订港澳合作协议,规范港澳合作关系。(2 )借鉴香港经验,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同时精简机构,简化程序,强化政府机构之间的统一和协调,提高行政效率。(3)逐步创造法律完善、法制严明、开放有序的法治环境, 建立完善能更好地与香港及世界市场相衔接的经济运行机制。(4 )进一步完善投资政策,营造互利合作、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投资者,不断提高澳门资本结构多元化,国际化程度。(5)深入研究, 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港澳长远、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保持单独关税区地位的前提下,推动港澳的两地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双方优势,促进港澳共同发展;在保证特区政府独立运作的前提下,建立官方、半官方、民间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合作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强化港澳的互利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