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科技 增创新优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特区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十六年来,深圳在它的创业道路上留下了一串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脚印:

      一、以引进先进设备为先导,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发展经济。深圳工业起步以来,有一个特点,就是利用低成本优势,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让新建的工业项目建立在技术水平较高的起点上。据资料,在1980年至1985年创业初期,深圳经济特区(不包括蛇口工业区),就引进5万美元以上的单机设备10052台(套),1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线(含装配线)56条。到1995年底,深圳市拥有工业固定资产原价为1005.79亿元,其中进口设备占89.2%(全国为47.1%)。这些设备的引进, 使深圳的工业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以强劲的锐势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建立适合深圳情况的科技开发体制。创业之初,深圳经济力量不足,科技基础薄弱,科技开发基本上是空白。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深圳抛弃了由政府包揽的科技发展老路,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内地高等院校和科研设计机构为依托,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为途径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体系。

      据深圳市第三次工业普查公报,1995年深圳大中型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77个,平均每1.5个企业有1个,技术开发人员4079人,占企业技术人员的37.8%。又据1994年对深圳市大中工业技术创新情况的调查,99家企业中有81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占总数的81.8%,在这些技术创新活动中,与国际合作的占23.2%;与国内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合作的占13.5%;与国内企业合作的占4.8%; 在企业内部进行的占58%。

      这一新的科技开发体制,实现了科技创新的普遍性,弥补了自身力量的单薄,保证了科技开发与经济的结合,给深圳工业带来了蓬勃生机。

      三、大力创办高新技术园区和高科技企业。早在1984年,深圳根据国际经验,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开发区——深圳科技工业园。目前,经国家和市批准的还有中国科技开发院、高新技术村、京山科技工业村三家。1995年底,深圳已有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3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8.2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1226.29亿元的12%,出口8.9亿美元,实现利税12.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超1亿元的有20家,其中超10亿元的有5家,超20亿元的有2家。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实现工业产值65万元,人均实现利税5.5万元, 均为全市独立核算工业同类指标的5倍。

      四、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16年来,深圳不断探索科技投入的新体系,尽可能地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其做法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科技投入与产出的衔接。调查资料表明,在深圳企业的各类创新动机中,为适应市场需求,增强竞争力的占77.8%,属政府指令性计划的仅为2.2%。二是扩大政府的财政拨款。 多年来市级财政拨款的科技三项费用逐年提高,从1983年的4万元提高到1995年的6000 万元。这笔费用不仅支持了一大批科研项目,而且作为政府的导向资金,推动了企业对科技的投入。三是扩大科技贷款,通过银行对成熟技术的资金支持来促进科技发展。自1992年以来, 银行每年有科技贷款指标500万元,实际贷款9000多万元。每年都支持了10余个项目,年增产值6 ~8亿元,年增利润1~1.5亿元。四是成立科技风险投资机构, 筹集科技风险基金。1995年,深圳市成立了股本为1 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公司,还建立了“深圳市科技发展基金”、“深圳市再开发基金”、“深圳市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基金”等,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进行投资和贷款担保,以鼓励技术创新,分散风险。五是放宽政策,大力扶持和发展民间科技企业。允许社会资金对民办科技企业投资,鼓励民办科技企业与其他企业合资、合营,逐项落实民办科技企业的税收、户口、职称、住房、出国出港等各项政策。到1995年,全市民科企业已达328 家,出现了20家产值超千万元,2家超亿元的企业。 六是推动技术入股这一新事物的发展。随着深圳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技术来深圳开展合作的情况越来越多。而直接引进技术,实质上是引进国内外资金的一种转换形式,因为技术本身也是有价的。因此,政府在政策上积极引导,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现了外方以技术、管理和开拓市场作价入股;中方以技术入股,外方资金参股;深圳企业出资,内地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

      五、完善科技开发环境,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一是加快建立特区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诸如《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无形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等。二是建立技术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和执法机构,先后建立了深圳市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技术经纪行、技术合同仲裁委员会和知识产权审判庭等。三是完善科技开发服务手段,建立了标准、计量、产品检测、情报、科技交流等设施。全市已初步形成了计量和产品检测网,建立了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这些设施在引进先进技术,跟踪世界科技水平,开发外向型产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把“重视人才、重视科学”的思想落到实处。由于政府大力推行吸引人才的政策,深圳迅速建立了一支年轻化、高学历,掌握高科技专业,开拓能力强、市场意识浓的科技大军。从1980年到1994年,通过毕业分配、人事调动、市场聘用、国外智力引进,深圳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总数从1929人上升到15.6万人。其中科技人员占70%以上。这些技术人员中,拥有高级职务的有1.25万人。

      努力不懈的追求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95年,深圳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988年的4.5亿元增加到225.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88年的5%提高到20.57%;全市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总额达214.3亿元, 产品出口总额17.1亿美元,实现利税18.9亿元;形成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通信设备、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机电一体化,激光等七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许多产品已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例如计算机硬盘磁头年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钟表产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液晶显示器、软盘片、数字仪表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微电机、光纤缆、程控交换机、电视机、电子计算机、音响的产量都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深圳正在积极探索,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提高现有新技术产业的素质。一个没有开发能力的产业就难以更新产品、降低成本、开拓市场,因而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为此,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抓紧消化和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从主机、关键部件到外围设备、工艺装备、专用材料配套的产业链条,最终形成产品开发的能力。

      二、营造高新技术的核心企业。要深入研究国外高新技术大公司的成长经验,根据深圳的实际,选择一批自主开发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产品需求弹性大的高新技术企业予以扶持,通过理顺机制、产权重组、横向联合、强化投资等多种形式, 帮助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要在2000年以前形成10个年销额2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核心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