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香港经济的财政良方

——评特区政府首份财政预算案

作 者:
冯霄 

作者简介:
本报记者 冯霄

原文出处:
人民日报:海外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香港特区政府2月18日公布首份财政预算案, 其主题为“利民纾困,自强不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表示,这份预算案坚持审慎理财原则,帮助百业复兴,旨在纾解民困,并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区首份预算案公布后,连日来好评如潮,公认它是一份纾困利民有方、振兴经济有道,符合全体港人眼前和长远利益的财政预算案。

      香港特区98/99年度财政预算案,是第一份完全由特区政府自行编制的预算案,它坚守审慎理财、 量入为出的原则, 在保持新财政年度107亿港元盈余的基础上,因应亚洲金融风波影响,极力纾解民困, 既使港人受惠,又能振兴经济。

      新预算案具有全新的特征:

      首先,它是一份体现稳健理财政策的预算案。《基本法》第107 条规定,香港特区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这是新预算案制订的前提,也是不能“只博取一时掌声”的根本原因。新年度的预算案是在风雨中诞生的一份高难度的预算案,它要落实行政长官施政纲领庞大的投资计划,又要纾解金融风波造成的各种困难,还要坚定国际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因此,新预算案必须求得各方合理平衡,而“量入为出”原则便是求得平衡的重要支点。舆论认为,新预算案保持107 亿盈余是合理而必要的,这对增强港人及国际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具有巨大作用,充分显示香港在遭受金融风波冲击并放水济民的情况下,仍有合理盈余,证实香港在亚太区内仍有不凡的经济基础及生命力。

      同时,它是一份典型的纾解民困的预算案。政府所宣布的多项宽减税项,惠及香港各个阶层,如所得税的宽减有利于大公司和大财团;薪俸税的宽减使普通上班人士受益;差饷的宽减及冻结收费则有利于普通百姓。具体而言,新预算案使受薪阶层薪俸免税额上升8%, 高于通胀水平;由于扩大税阶及降低边际税率,使更多人受惠; 所得税率由16.5%降至16%,使商界受益;差饷由5%降为4.5%,利于民众。新预算案使中产阶层首次受到眷顾,供养父母、伤残人士、单亲家庭均有额外免税额。由于各项税务宽减使政府库房收入减少17亿港元,舆论认为,这17亿港元减得值得,在民生困扰的情况下,此举显示新预算案是一份富有“人情味”的预算案,特区政府确是一个有“人情味”的政府。

      新预算案更是一份振兴香港经济、保持长远竞争力的预算案。由于亚洲金融风波,香港目前经济遭遇到困难,使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所削弱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新预算案以冻结公共开支等措施提高香港生产力和竞争力是非常明智的举措。只要竞争力提高了,香港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长远来说,这对香港经济发展很有好处。新预算案在刺激工业、旅游业、保险业发展方面,均有具体措施。中小企业是香港经济的主体,新预算案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免除其企业研究开支税及生产设备和电脑投资税,规定翻新工程开支可分5年摊销, 商厦年折旧免税额提高一倍,这些在港英政府时代从来没有的措施,受到广大企业界欢迎。新预算案提出在未来5年,将为基础建设投资800亿港元,新年度的房屋开支也增至490亿港元,5年内还会动用110亿港元加快房屋建设。 这些均是扭转衰退、振兴经济的有力之举。

      诚如香港舆论所颂扬的,特区新预算案是一份不是仅仅限于公式、数字,而是有精神内涵的财政建设规划,它有别于以往殖民政府任何一份预算案,一经征询各界意见、由临时立法会审议完善之后,它将成为振兴香港经济的财政良方。行政会议成员梁振英对预算案打上100分, 称它是行之有效的理财哲学;曾钰成等多位临立会议员称它在纾解民困、平稳实惠方面,确为历年预算案之冠。

      新预算案得到驻港外商高度评价。香港美商会主席穆杰夫认为,这份预算案更关注民生,也传递了吸引商界的正面信息;欧盟驻港大使骆一德称,预算案显示的强大财政储备增强了外商对港的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这是一份审慎理财的预算案。

      新预算案公布伊始,港股在猛升400多点的基础上, 稳稳守住万点以上的水平,且多项调查证实,香港居民对前景及政府的信心明显增强,相信新预算案将引导香港尽快走向经济振兴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