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自80年代中期进入经济转型与调整期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无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还是对外贸易、投资结构,都正处于脱胎换骨之中;同时,世界经济和亚太经济发生的巨大转变,尤其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也推动台湾在亚太经济中的地位和角色处于不断变动之中。无论从世界经济形势还是岛内形势看,台湾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选择未来台湾的经济发展之路,以及在选择发展道路时如何看待与处理两岸经济关系,对于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前途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台湾经济转型回顾:希望与瓶颈 台湾自60年代初期进入“经济起飞”后,借助廉价的土地、劳力以及官方的强力经济干预政策,充分利用一般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特有的“后发性利益”,实现了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台湾有了东亚“小龙”的称誉,并成为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NIEs)的一员。 但是,在1986年前后,岛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将台湾推向一个尴尬的境地:土地、劳力成本迅速攀升以及新台币的大幅升值,使台湾传统工业丧失了国际比较利益优势;环保、劳工等社会运动的崛起,使企业一时难以适从;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以及科技实力上的落后,给台湾经济形成新的瓶颈;而政治变局给台湾传统经济体制带来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非经济干扰因素,更令企业陷于窘境;在国际市场上,东南亚国家以及祖国大陆经济迅速发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也使台湾处在发达国家和东亚发展中国家“双面夹杀”的险境之中。 这些新的挑战,结束了台湾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台湾经济在走向中年,步入成熟阶段,再也无法凭借过去的低工资优势,进一步向跨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这个更高目标冲刺。在1996年,同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已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行列中正式毕业,先一步进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林。而台湾则经济增长趋缓、国际竞争力下滑……仍处在经济转型之中。如何跨越这道门槛,以新的经济体制和更高层次的经济素质来全面提升竞争力,重新确立和构筑新的国际比较利益优势,从而展开新一轮再跃“龙门”的冲刺,便成为台湾经济转型期间面临的世纪性大课题。 在经济环境剧变的强制下,台湾经济进入了新的转型期。这次转型不同于过去的阶段性演进,而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大变革,这次变革不仅表现为经济体制的革新、宏观发展策略的调整,还体现在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换上。 在宏观经济体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充、民营经济力量的壮大以及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动,宣告战后曾行之有效的经济干预体制已开始走向反面,必须以“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为原则的新经济体制取而代之。从“六年国建计划”到“振兴经济方案”,再到“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实施,显示指导台湾宏观发展策略的经济理念在发生转变,以“供给导向”为口号的自由主义理念占据了上风。同时,曾被讥讽为装有“政府”干预经济皮包的产业政策,也由过去的主导地位逐渐退居辅导地位。经过十余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台湾正在摆脱过去的经济强力干预模式, 经济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了。 根据1995年美国传统基金会对全球142 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自由程度进行评比,台湾与丹麦、卢森堡、英国并列第八位,其经济自由度已取得相当的进步;但较之分列第一、 二名的香港与新加坡相比仍有相当差距〔1〕。经济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一系列经济宏观发展策略的调整,对台湾经济的增长形态、结构变化以及产业升级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台湾经济也由此进入一个快速的转型时期。 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台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开始告别高速增长的“工业化加速时期”,步入所谓“后工业化社会”的成熟期,这种转变的典型特征是:经济增长率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稳定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劳力、资本投入增加实现生产扩张的粗放型,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带动的集约型;在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使其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在需求结构上,公共投资、民间消费的快速增长,使岛内市场需求迅速扩张,并取代岛外净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经济宏观表现上的一系列转变固然显示台湾经济在趋向成熟,经济自主性也相应增强,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台湾人均收入虽然仅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但第三产业在GDP 中所占的份额却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内需市场的迅速扩张和经济自由化政策是促进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主因。而内需市场的迅速扩张更多是公共投资和民间消费增长带动的结果。在台湾官方赤字迅速增加、民间消费度过高涨期以后,以台湾现有的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岛内需求的快速扩张还能维持多久呢?若内需扩张减缓,具有典型内需性特征的第三产业还能保持八十年代以来的高成长吗?换言之,步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台湾,能够象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那样,以第三产业来担当经济持续增长的火车头吗? 如果第三产业难以一柱擎天,第二产业又怎样呢? 随着经济转型,台湾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力密集型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了。在岛内投资环境急剧恶化的形势下,过去为台湾经济起飞立下汗马功劳的传统加工出口企业,掀起了赴东南亚及祖国大陆寻求“第二春”的外移潮。这种大规模的产业外移,对台湾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快工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部分资本密集产业弥补传统产业大量外移留下的空缺,避免“产业空洞化”的发生,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台湾制造业在悄悄地进行着一场脱胎换骨式的大蜕变,以资讯工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逐渐形成,并且正取代传统产业体系成为工业的主导。个人电脑及周边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高份额占有率,以及正在高速发展的半导体产业,表明台湾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目前的台湾工业化水平及产业结构与十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台湾工业同样面临许多问题与发展瓶颈。资讯、半导体等新兴科技产业的崛起与传统劳力密集型的迅速衰退形成强烈对比,新兴产业并未充分发挥带动工业全面成长的关联效果。这种产业间发展的不平衡,使台湾工业结构出现迅速向少数几个新兴产业过度集中的趋势。高科技产业固然代表台湾工业未来的比较优势,但同时也有高投资、高风险、受国际市场周期波动大的特点,若过度集中于少数科技产业,其后果必然是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况且,以台湾现有的综合科技实力,还不具备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产业上一决雌雄的实力,研究发展(R&D)仍是台湾产业升级的重要瓶颈。台湾目前的高科技产业,主要还是以委托加工制造(OEM)为主,其生产方式与60、70 年代相比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只不过加工的产品由传统纺织、塑胶等制品转向个人电脑、半导体等新产品,技术上仍未摆脱对日、美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