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与香港经贸发展之比较 1.80年代初起至90年代中,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移,其最大特色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模式,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新兴粤港产业经济带,而香港本土则日益发展成为离岸的制造业指挥控制服务中心。 (1)香港制造业北移,使香港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质变, 其最具意义也是最富戏剧性的变化就是,香港制造业在一片“产业空心化”的喧忧声中,悄然冲破香港本土的地理界限,以“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形式,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地带,逐步形成了新兴的粤港产业经济带。据统计,现在有70%的香港大中型企业在广东设有分厂或从事加工业务;香港的电子、制衣、纺织、玩具、钟表、制鞋、塑料等主要制造业部门已将70%—90%左右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工序和生产线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1996 年港商在外地拥有生产设施的工厂中, 86.9%集中在广东省的深圳、东莞和广州等地;目前,在广东投产的“三资”企业已达3万多家,其中80%以上是港商创办的; “三来一补”企业已达2万多家,其中,90%以上是港商创办的;至1996年底,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受雇为港商从事生产的员工已多达400万人以上, 投资领域已从前几年的以制造业为主扩大到基础设施、房地产、金融、商贸、旅游、以及“三高”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据统计,香港设在内地的制造业企业生产总值早已大大超过了其本土制造业总值,早在1994年,香港设在内地的制造业企业生产总值就已达到3900亿港元,为香港本地制造业生产总值3301亿港元(包括本地产品及设在内地的生产企业产品)的1.18倍。 (2)随着香港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 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个突出特色,就是越来越多的港商都把留在香港的公司转向为其内地制造工厂进行前期和后期的管理与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和新设立的贸易公司也纷纷加入了为制造业服务的企业行列。1994年香港约有20500家从事与制造业相关服务的企业, 雇用职工约14万人。这些企业为在制造业服务过程中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援,包括寻取订单、扩大市场、组织原材料供应、收集加工信息、开发设计产品、营销策划、品质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改进包装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这些企业在整个香港的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94年此类企业共创造约380亿港元的增加价值,几乎达到制造业本身增加值865亿港元的一半(44%)。由此可见,制造业北移使香港正在由过去的生产与管理合一的制造中心转变为离岸生产的管理服务中心。这一发展趋势,对香港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标志着香港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新兴的制造业控制服务中心。香港之所以有可能发展成为制造业控制服务中心,是因为它具有两个最根本的条件:一是它与境外工业区的产业群所具有的联系,不仅是一般的双边贸易经济关系,而且是指挥、控制、管理、服务与直接生产之间的相互依存、紧密不可分的关系;二是这个中心的运作已超出了制造业的范围,融制造业、贸易业、金融业、信息业、运输业于一体,其不仅可以胜任管理和服务的任务,并且能够推动制造业本身经营的多元化、人才的多样化和产业的高级化。 (3)香港制造业转移与台湾制造业转移的最大不同点是, 由于香港制造业主要是以OEM方式从事出口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科技含量和资金含量较低,因而以其为主所形成的粤港产业经济带,本身最大的产业特色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以从事出口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科技含量和资金含量普遍较低,不但产业升级近年来没有大的起色,而且“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模式也基本原封不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成本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香港制造业必然面临极大的挑战。尤其是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更使粤港产业经济带的升级换代成为迫在眉睫。问题在于,香港本身的传统的急功近利的近视思维和短期行为方式,大多数香港中小企业科技水平低、提升产业水平和扩大产业规模的能力低,使粤港新兴产业带增长潜力下降,这成为香港经济发展最大的隐忧。 2.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制造业大规模向内地转移,首先是大批下游产业中小企业内移,集中在粤闽两省,与台湾本土形成“上下游产业群”的产业分工模式;90年代后,台湾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较大规模向内地转移,原先上下游的产业分工模式逐渐开始为水平分工模式所替代,投资区域逐步向具有良好投资环境和雄厚工商业基础的沿海地区以及内陆地区辐射和伸延。与此同时台湾农业也开始进军祖国大陆,掀开两岸产业合作的新篇章。 (1)台湾对外投资热起于80年代中期,自台湾当局1987 年“解严”、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后,由于台湾经济环境迫使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厂商寻找出路,1988—1989年出现了以劳力密集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台商第一波大陆投资热潮,到了90年代初期台湾当局核准台商赴大陆投资后,大陆很快就成为台湾制造业最主要的对外投资地区。1992年大陆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改革步伐加快、经济高速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台商又掀起第二波大陆投资热。1992年新增台资企业和协议金额分别为6430个和55.43亿美元,比上一年分别猛增了270%和298%; 到1993年新增台资企业、 协议金额和实际利用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分别为10945个、99.6亿美元和33.6亿美元,比上一年分别又增长了70%、 79.7%和219%。从1993年起, 台湾制造业对大陆的投资金额就超越了对海外其他地区的投资额。在海峡两岸关系尚不明朗的时候,仍影响不了台湾制造业投资大陆的强烈意愿。1996年两岸政治面临严重对立,但台湾当局核准对大陆投资的金额只是在4、5月份有减少现象,6、7月份即很快回升,1996年1—8 月份台湾对大陆投资总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3.43%,而且投资规模明显朝大型化发展。 以1996年1—8 月台湾制造业对大陆投资的规模而言,平均每项投资额为363万美元,为1991年的4.9倍,而且超越台湾制造业对大陆以外地区投资的平均规模(311 万美元)。另据台湾当局统计,1991年台商赴大陆间接投资件数为237件, 投资金额为1.74亿美元,到今年6月止,投资件数已达11880件,投资金额高达73.7亿美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了50.1倍和42.4倍。除了中小企业、中下游产业外,台湾上市公司也纷纷赶赴大陆布局,以充分利用大陆的资源和有利条件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在大陆市场上力争抢先占点。据台湾《经济日报》今年11月18日报道,包括台塑、和信、远东、统一、长荣、力霸等台湾大型上市公司,七成赴大陆投资,其投资金额年均每项达320万美元以上,投资项目则增长55%。报道说, 台湾当局的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大型化呈现相当明显的“三级跳”。1992年平均金额只有73.4万美元,1994年的平均金额已突破百万美元,前年跃进到223万美元,去年更达到320万美元的高峰。据统计,1997年1到9月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累计已达10.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投资项目由去年同期的285项快速增加到441项,成长超过五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