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惟)上海闵行、虹桥、漕河泾三大开发区以调整结构、完善功能而使区内企业走上了持续发展、稳中求进的佳境,一九九七年,以多种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为特色的闵行、漕河泾两大开发区的年销售额超过二百八十亿元人民币,而以贸易、展览和旅游业见长的虹桥开发区更是商旅云集,宾客盈门,成为上海第三产业的重要基地。 作为一个走过了十年历程的国家级开发区,闵行开发区让前几年进区的各家合资企业深深感受到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去年评出的中国五百家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上海有六十一家企业入选,其中闵行开发区有七家企业榜上有名,占百分之十一点五,这些合资企业技术层次高,发展后劲足,平均销售额达到十二点一亿元,高于全国和上海入选企业的平均销售额。区内的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紧紧跟踪世界先进技术,他们生产的微机网络控制的交流变压变频电梯(GPS、GPSⅡ、GPM )牢牢占据了技术的“制高点”,成为国内市场的“抢手货”。去年他们的销售额达到三十八点九亿元,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均列国内同行业之榜首。良好的投资回报,长远的发展潜力,使不少合资企业确立了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去年闵行开发区内有十一家合资公司扩大了投资规模,总投资净增六千二百万美元。闵行开发区区内企业一九九七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一百六十亿元,比上年增加百分之十三点五。 高高树起高新技术的大旗,漕河泾开发区汇集四方科技精英,加入新兴技术产业化的主战场,现在,那里的信息产业(微电子、光通讯、计算机软件和信息网络)、新材料、现代生物与医药技术迅速崛起,光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体蔚然成林,现有来自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生产项目及研究开发机构二百家,其中世界排名前五百位的国际高科技跨国公司已有二十八家在开发区内落户。一九九七年,漕河泾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销售收入达九十亿元,占开发区工业销售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二。 世界先进技术的导入有利于国有企业的“脱胎换骨”,邮电部上海通讯设备厂原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它先后与国际著名的美国朗讯(原爱梯恩梯)公司、香港和美国的其他外商兴办了两家高科技企业和六家技术企业,不仅改变了原有的产品档次和结构,也优化了资产结构,母体厂改制为股份公司后效益蒸蒸日上,去年,该公司人均销售收入达到三百十一万元,人均利税七十八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九十。 高科技支撑起开发区的“脊梁”,加速了科技产业化,近年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总公司先后投资八千万人民币,参与建立了两家国际企业“孵化器”——开发区创业中心和新兴技术创业公司,目前,在“孵化器”中接受培育的企业有三十一家。现在,在漕河泾有技工贸一体化的科技开发型企业三百多家,它们不仅是漕河泾开发区的生力军,也是上海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源生带。 作为只有零点六五平方公里的“袖珍型”开发区,虹桥却吸引了中外商社和贸易机构六百多家,其中三十多家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内外贸、旅游、展览、商住是虹桥开发区的特色,现在入驻开发区的中外银行和金融机构有十六家,证券机构有三家,律师事务所七家,这些机构沟通了海内外的物流、资金流和人流,凸现多种商机;设施一流的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和世贸商城展览活动不断,去年参展的中外客商超过一百万人次,国际展览中心的展出任务已经排到一九九九年。涉外服务的环境也日臻完善,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两个领事馆正抓紧建设,今年将全面竣工。截止去年底,虹桥开发区的开工建设面积达一百三十七点九五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七十八点九五万平方米。开发区内企业去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五十八点九亿元,非生产经营性外汇收入三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