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湾经济竞争力排名问题的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殷存毅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IMD )最近公布的1997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台湾的竞争力排名从去年的第18名降至第23名。台湾竞争力的排名已连续3年下降, 尤其是在去年台湾当局把提高竞争力作为施政重点后的继续下降,引起台湾舆论哗然,纷纷指出这是经济发展的“警讯”,批评当局提升竞争力是“纸上谈兵”,“说的多做的少”。但也有部分舆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排名下降固然值得检讨,但我们是否要那么重视所谓竞争力指标及其排名,其实也有商酌的余地”〔1〕。因此,怎样看待和评价台湾在IMD竞争力的排名,就成为了解和研究台湾经济不可或缺的基本问题,故笔者拟就竞争力排名与台湾经济的关系以及台湾提升竞争力的前景谈点一孔之见。

      一、竞争力排名集中反映了投资环境长期难以改善的状况

      怎样看待和评价IMD的竞争力排名, 首先需要对其内容及科学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评判。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是通过378个指标的系统综合来全面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水平,这些指标又分别包含在八大竞争力要素中,它们分别是:(1)国内经济实力, 对国内经济实力的全面评价,含有48个指标;(2)国际化程度, 评价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程度,含有60个指标;(3)政府作用,评价政府政策有益于增强竞争力的程度,含有54个指标;(4 )金融环境,评价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和金融服务业的质量,含有35个指标;(5)基础设施,评价基础设施能力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程度, 含有46个指标;(6)企业管理,评价企业管理在创新、 盈利和责任方面的有效程度,含有37个指标;(7)科技实力, 评价与基础研究和运用研究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能力,含有42个指标;(8)国民素质, 评价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含有56个指标。由此可见,这八大竞争要素基本上涵盖了投资环境评估的内容,因此八大要素指标排名好坏,实质上反映投资环境的好坏。

      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作为一门软科学,是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 管理学包括企业管理和国民经济管理、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在分析社会经济复杂系统问题上具有它的科学性。竞争力评比用的各项指标性质,既包括经济活动诸方面的事后结果的统计,也包括专家调查的评价指标,它不仅揭示现实竞争结果的能力水平,而且还评价潜在竞争力,从而使人们可以从中把握基本动向及发展趋势。因而IMD被世界上一些专家认为是权威性评价, 对于各国和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具有参考价值,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政府的一定重视。

      在IMD近几年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排名中, 台湾竞争力排名处于不断下降的态势,具体情况是1992、1993连续两年排名为第11名,1994年急剧下降为第22名,1995年回升至第14名,1996年再度下降至第18 名, 1997年进一步下降至第23名,成为近5年来最低。1997年, 在竞争力八大要素指标评比中,台湾除“科技实力”从上年的第17名上升至第10名,“基础设施建设”由第30名上升至第28 名, “企业管理”仍维持第18名外,其它5项指标全面走低,具体是“经济实力”从去年的第11 名降至第17名;“国际化程度”从第26名降至第30名;“政府效率”从第6名降至第20名;“金融实力”从第21名降至第23名; “人力及生活素质”从第16名降至第21名。在排名下降的5项指标中, 政府效率一项下降了14位,下降幅度最大。

      IMD国际竞争力排名是一个非常专业和复杂的评价系统或模型, 我们没法得知它怎样综合各项指标的评判结果,但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一些主要具体指标,采取从现实来印证排名结果的方法,不难发现台湾竞争力排名的下降并非“难以置信”,而是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不景气是导致台湾的“经济实力”排名继续下降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实力”所包含的48个指标中,较为主要的有产出、资本形成、通货膨胀、私人最终消费、经济预期、工业生产、服务业、农业等。1996年台湾经济预期并未达标,增长率仅为5.7%,比原订6.2%的指标低了0.5个百分点,为1991年以来最低;在资本形成方面, 无论政府投资或民间投资,全年固定资产形成仅较上年小增3.22%,投资意愿不振的阴影仍挥之不去;工业生产进一步衰退,全年也仅有1.7 %的增长,较上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 私人最终消费在“内(需)冷”经年的情形下,仍继续呈衰退状,没能超过上年增长水平。至于台湾农业,多年来就已处于停滞状态,早已成为不具竞争力的产业。这样一个不景气的经济总体情况,必然导致台湾在“经济实力”排名中的失分。

      (二)导致“国际化程度”排名继续下降原因主要是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国家”保护三大指标的不理想。1996年台湾的对外贸易较上年仅增长1%,与上年约20%的增长率相比差距较大, 而其中进口较上年减少2.2%;同年,台湾吸引侨外投资为24.6亿美元, 较上年减少16%,台湾复杂且过时的税制大大削弱了吸引外资的竞争力。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台外商的实质税负高达40%,远高于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及中国大陆等周边国家和地区,高税负必然被认为国家保护程度高,这在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原则的竞争力排名中得分不高是可以想像的。另外,台湾当局对大陆经贸的政策性干预和限制,如对两岸直接“三通”仍加阻挠,对“亚太营运中心”以大陆为腹地的构想重新检讨,以“戒急用忍”限制或紧缩两岸经贸等,这些均属于违背自由贸易原则做法,必将影响其“国际化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