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业发展与香港在未来亚太经济中的定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求实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 副教授 王建民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 研究生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香港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因素,对香港在未来亚太经济中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未来香港应成为亚太地区的经济网络中心。根据对香港经济定位问题的研究,进而探讨了未来香港制造业发展模式问题,提出香港应通过“转移高技术化”,以“高新技术的综合创新中心”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字号:

      香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旅游中心。但自80年代以来,随着香港制造业企业大量转移到中国内地,香港制造业在其GDP 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香港企业界、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香港制造业的历史演变入手,通过对香港经济发展优势及劣势因素的进一步剖析,探讨香港在未来亚太经济中的定位,从而研究和提出香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模式;最后对特区政府关于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与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香港制造业演变的历史与逻辑

      关于香港制造业的历史演变过程,已有不少学者作过详细和深入的分析。[1][2]众所周知,香港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自开埠至本世纪40年代末的奠基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初的现代工业形成和迅速成长阶段、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工业多元化阶段和进入80年代以来的制造业内迁阶段。纵观这100多年的发展,可以看到香港制造业走过了一个从起飞、 增长到相对萎缩的过程。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目前香港制造业的相对萎缩呢?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制造业的兴衰主要取决于其产品的竞争力,而影响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五个方面:

      ①原材料和生产设施成本;

      ②劳动力成本;

      ③生产手段及产品的技术水平;

      ④产品设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⑤产销组织及品质控制的效率。

      在以上五个因素中,③与①、②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补偿性”,即生产手段及产品的较高技术水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消高成本的影响,而较低的成本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补偿技术水平低的劣势。同时,从制造业长远发展角度来讲,因素③还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即影响着制造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就香港制造业来看,它在形成阶段带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对转口贸易和航运业的依附性,即香港最早的制造行业如修造船业、食品加工业等是为其远洋航运提供配套服务,随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纺织、制衣、塑胶、玩具、钟表等行业的发展也与其作为自由港所提供的广泛和廉价原材料而形成的价格竞争优势有关。[3] 其二是所谓“转移工业化”。一方面由于中国大陆解放战争的影响,使原准备在抗战结束后恢复和扩大生产的中国内地资本家向国外订购的机器设备大部分留在了香港,解放前夕,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地不少工厂迁至香港,大批资本、设备、技术人才以及劳动力流入香港,这些转移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为香港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落后地区转移。香港由于其自由港地位的有利条件,抓住了这一时机引进国际投资和成熟的技术,促成了其工业化的顺利发展。

      香港制造业形成阶段的这两个特征与香港自由港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导致了香港制造业竞争力因素的如下特点。

      首先,地理位置、地理条件优势及自由港体制促成的香港对外贸易及航运业的发达,为香港制造业获得充足而廉价的生产原材料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香港属于工业后发达地区,在其工业起飞时期(50年代至70年代),劳动力成本能够保持在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上,这便决定了香港制造业为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主要以OEM 方式为海外客商订货加工生产,赚取较低的劳动附加值。它主要是凭藉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种生产方式以低劳动力成本和低地价为生存条件。

      其次,由于“转移工业化”的历史特征、对转口贸易和航运业的依附性以及港府“积极不干预政策”的影响,使香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中间或较低层次上。其生产技术多为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得较成熟或淘汰下来的,在香港利用其低成本或品种多样化而获得了比较优势。在香港政府“积极不干预政策”环境里,在香港逐渐成长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下,由于比较利益因素,资源必然主要流向贸易、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因而制造业中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投资短缺。所以,香港制造业在技术水平上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再次,香港作为国际贸易、航运和金融中心而造就的其对国际市场信息反应灵敏的特点,使得香港制造业在产品设计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同时,由于香港制造业以出口加工为主,必须严格按照国际惯例保证产品的交货时间和质量,正是这一客观要求的长期造就,使香港制造业在产销组织和品质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

      综上所述,香港制造业在80年代之前,其竞争力因素在原材料和生产设施成本、劳动力成本、产品设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产销组织及品质控制的效率这四个方面(即前面所述的竞争力因素①、②、④、⑤)均具有比较优势,而在生产手段和产品的技术水平方面(即③)处于比较劣势。低技术水平这一劣势因素由于有低生产成本和低劳动力成本的补偿,才保持了香港制造业产品在这一时期的整体竞争力,支撑了香港制造业的起飞。但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香港地价、房租和工资水平的上升,其制造业原来在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此时要维持其竞争力,出路只有两条,要么设法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要么设法提高技术水平。70年代末中国大陆开始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制造业寻求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提供了一个历史的机缘。于是自70年代末开始的香港制造业企业大举内迁,便成为香港厂商非常自然的选择,而留在香港继续生产的主要是一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电脑制造业,以及某些行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如玩具制造业中的电子玩具。制造业中大部分劳动密集的生产工序迁往内地,留在香港的业务主要是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信息收集与研究、承接订单、选料、仓储、市场开拓及售后服务等生产控制及支援功能,这些功能都是香港制造业的优势。此外也有一些敏感性的行业,如涉及产地和配额问题的制衣业等仍部分留港生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