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设立北京空港保税区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亚平 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北京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北京城市性质功能出发,需要努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坦率地说,北京目前在这方面与其它沿海城市相比差距大,其中北京没有自己的出海通道是个“先天不足”。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目光转向了北京航空港。借鉴国外现代保税业务的发展规律,设立北京空港保税区,对促进北京国际航空货运快速增长,推动北京经济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其客观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世界运输高速高效、全球化和全过程服务发展趋势的要求,在国际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设立保税区客观上有其必然性。由于“保税”即延迟纳税具有降低成本、提高储运效率、促进国际物流的功效,因此“保税”概念逐步从自由区延伸出来,被广泛运用于与国际贸易密不可分的国际转口运输和加工贸易领域。

      2、随着国际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设立空港保税区已成为保税业务发展的新趋向。二战以后,随着运输工具的立体化和现代化,空港保税区应运而生。开始是爱尔兰的香农,以后英国的希斯罗、美国的迈阿密、达拉斯等也相应建立了一批空港保税区。80年代以后,一些亚太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探索发展空港保税区,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吉隆坡等。空港保税区的出现,使国际货运中转业务形成了陆、海、空紧密衔接、三位一体的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与交换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

      3、北京航空港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迅猛增长的国际货物运输量为保税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流基础。北京的城市地位决定首都机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航空枢纽港。随着“亚太世纪”的到来,社会主义中国首都的国际中心地位会进一步增强,与世界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经济联系也会日趋紧密,使得首都航空港在发展国际航空货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随着首都机场二期工程改造完成,按照设计能力到2005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能力将达3500万人次/年;年起降飞机19万架次;货物吞吐能力达78万吨/年。考虑到“八五”期间首都机场货运量每年增长15%以上,目前实际货运量已超过设计能力4倍的情况,届时首都机场实际货运量最大可达300万吨以上,其中国际中转货物和进出口货物也将增加,占到相当的比重,这就为北京空港保税区的建立奠定了物流基础。

      4、北京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组与升级,提出了发展高科技的保税出口加工业的要求。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依托雄厚的智力资源,着力发展知识、智能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及通信产业是其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从未来北京产业的空间布局看,北京酒仙桥电子城一一北京空港工业区可以构成一条新的点轴状电子工业发展“走廊”。前不久,世界贸易组织中多数发达国家签署了一项协议,计划到200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行零关税,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原则同意参加此项协议。这无疑也为北京空港保税出口加工业务的产业选择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契机。

      5、北京空港及工业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高水平的管理,以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海关监管,为设立空港保税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保税区的性质,北京空港保税区应体现三大主要功能:

      一是国际贸易。准确地说应该是国际贸易中空运货物的中转和进出口业务,即经营和发展国际空运物流。保税区仅仅是国际货物运转和进出的作业区,而不是国际贸易谈判和交易的集中场所。二是空运货物的仓储和运输。三是出口组装加工。

      空港仓储物流区的产业应该主要是:(1)国际转口业务。(2)国际出口业务。(3)国际进口分拨业务。空港保税出口加工区的产业应是与高、精、尖和质轻价高的航空货运紧密相关的产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