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最近,通过对深圳10多家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深入调查研究,感到只要坚决按照中央的方针办,思想解放,措施得力,国有经济完全可以搞好。从这次调研看,搞好国有经济,主要应从以下4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着手。 大胆寻找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搞好国有经济 10多年来,深圳市一些国有企业大胆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创造了许多好的形式和做法。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益事业领域,采取国有独资的形式,农村的一些村镇采取社区所有制。在大量的竞争性行业,公有制经济普遍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并通过建立一大批国有与集体、国有与外资、国有与民营等互相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形式的公有制模式。 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公有经济的活力,提高了公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档次,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迅速增值和扩张。如深圳中兴新公司1992年组建时注册资本300万元,其中国有出资153万元,占总股本的51%,民营企业出资147万元,占总股本的49%。由国有公司控股,授权民营企业经营,经营者以所持股本和分配权益作抵押,保证国有资产按一定比例增值。仅5年的时间,国有净资产总额增至2.1亿元,增长百倍。深圳开发科技公司成立于1985年,当时国家投资200万美元与外方合作,外方以知识产权和销售网络折价入股,占有34%的股权。经过12年的发展,现在公司的总资产扩张到25.8亿元,净资产增长到10亿元。深圳华为公司是由合伙人联合发起成立的,以后改制为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的企业。经过8年时间的高速增长,今年销售产值达44亿元,净资产达9亿元,成为全国同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程控交换机生产企业。又如赛格集团,从贷款2600万元起家,先后通过与日本、香港等地客商成立中外合资企业,用4亿元资产控制并盘活了40亿元资产,90年代又通过股份制改革,先后推出多家上市公司,直接融资15亿元,达到了用几亿元国有资本控制几十亿元社会资本的目的,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迅猛扩张,发展成为总资产近百亿元、净资产逾31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国有净资产11年间增长了35倍。 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够如此充满生机和活力?根本原因是这些企业通过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实现了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真正做到了政企分开,减少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也减少了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实现了企业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分离,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企业家。从而,真正转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压力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可以说,这是深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力之所在。 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其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既坚决大胆,又循序渐进。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搞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切忌刮风,不要以为“一股就灵”。与上述“改制”比较成功的企业不同,深圳市也有一些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由于其并没有真正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几年过后仍然没有走出困境,甚至有的上市公司弄到资不抵债的境地。根本的原因是这些企业“改制”以后只是翻了一个牌,仍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那一套经营机制。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不能采取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推进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改革,不要轻率提出什么口号,比如“××全行业实行股份制”,“×年×月彻底完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等等。这些口号不切合实际,是有害的。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又要避免“一哄而起”,防止刮风。 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不能采取行政手段,搞硬性划拨。国有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寻求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深圳不少企业就是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按照产品相近、行业相同、优势互补的原则,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企业效益快速增长的。如深圳开发科技公司就是从自身实际和国外、国内市场情况出发,通过与美国一家公司合作,外方以先进技术和销售市场入股,实现了资本、技术、市场的优化组合,企业利润成倍增长。相反,深圳外贸集团与深圳进出口集团的合并,由于违背市场经济规律,采取行政划拨方式硬性组合,不仅没有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取长补短,解决各自的问题,反而造成彼此拖累,阻碍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背上更加沉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