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类型地区人口时空分异特征

作者简介:
尹旭(1993- ),男,河北迁安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口地理与城市地理,E-mail:yinxubj@163.com,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地理计算与规划研究中心(石家庄 050024);魏慧,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石家庄 050061);李裕瑞(通信作者)(1983- ),男,四川隆昌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村地理与工程,E-mail:liyr@igsnrr.ac.cn,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陈悦,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 610059)。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开展新形势下中国不同类型地区人口集疏变化研究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论文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基于2000-202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以及城市群、原连片特困区和边境区等不同类型地区的人口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2020年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比值仍约为94∶6。目前中国分县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2010-2020年超过一半的县域人口负增长。②2000-2020年城市群人口增长1.53亿人,2020年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接近90%,是承载中国人口的主体区域。2010-2020年,19个城市群中珠三角和长三角人口增长最为显著,而哈长和辽中南城市群人口负增长。③原连片特困地区在2000-2020年人口持续减少,20年间人口减少了1100万人以上。新疆南疆三地州和西藏区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增长明显,2010-2020年人口增幅超过15%。④边境地区县域2000-2020年人口基本保持稳定,但2010-2020年人口集聚度和人口密度略微下降。其中,东北和北部边境地区人口下降明显,2010-2020年减幅均超过了15%。新时期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和国防安全建设要参考区域人口增减的现实情况,对不同类型地区要统筹谋划、分类施策。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4 期

字号:

       人口是事关国家兴衰和民众福祉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要素[1-2],人口分布是产业合理布局、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七普”)结果显示,中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数量性压力向结构性压力转化,表现为出生人口不断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人口流动高度活跃等新变化[4-5]。2022年,中国总人口减少85万人,自1962年人口首次负增长。因此,开展新形势下中国人口分布,尤其是不同政策类型地区的人口时空演化研究,对于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人口数量规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是人口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6]。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的瑷珲—腾冲线(也称“胡焕庸线”)[7],至今仍被认为是中国人口分布难以逾越的界线[8]。当前,人口分布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尺度不断向更加微观和宏观尺度拓展。一方面,当前人口分布研究尺度主要以省级[9]、地市级[3]和县级[10-11]为主,随着人口统计数据的逐渐丰富,乡镇[2,12]和街区尺度[13]的研究不断丰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以及COVID-19在世界各国的肆虐,推动了人口分布研究向全球尺度拓展[14-15]。②研究方法主要基于GIS和RS技术进行定量化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欧美“计量革命”的发展[16],人口分布研究逐渐向定量分析、动态模拟研究迈进[17],大量GIS和RS技术被应用于人口分布研究中,如人口重心[18]、人口集聚度[19]、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20]等,丰富了人口分布的定量化研究。③研究主题不断丰富。随着现实需求不断增加,人口分布的研究主题不断丰富。中西方学者在关注主题上有明显差异:西方人文地理学在经历社会化、人文化转向后,更偏重微观社区尺度变化,如逆城市化过程中的社区绅士化问题[21]、妇女平权与生育问题[22]吸弱势群体的住房和空间正义[23];而中国的人口分布研究主要面向现实需求和国家战略,服务政府决策特点明显,重点关注城镇人口[24]、流动人口[25]、老年人口[26]和高技能人口[27-28]等。

       新时期中国的人口集疏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2010年以来,城市群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主体的战略引领地位进一步提升[29],已经成为吸纳流动人口和集聚新增人口的主要地[30]。同时,边境地区也是新型城镇化关注的重要方面[31],“十四五”新型城镇化提出“构建以边境地级市为带动、边境县城和口岸为依托、抵边村镇为支点的边境城镇体系”,进一步充实边境地区的人口。另一方面,脱贫地区一直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关注点,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32-33],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

       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展的七普是对中国新时代人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为研究新形势下中国人口发展特征以及制定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因此,本文以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为主,结合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即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六普”)数据,揭示中国县域尺度2000-2020年人口时空演变特征,并着力分析城市群、原连片特困地区和边境地区等不同政策类型区的人口变化情况,尝试总结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人口集疏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以期为新时期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国家重大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分县人口总量数据、土地面积数据和行政边界矢量数据。分县人口总量数据为常住人口统计口径,来源于五普、六普和七普。分县土地面积主要来源于《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市辖区主要整理自各区县政府网站。分县行政边界矢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s://www.resdc.cn/)的2015年中国县级行政边界数据,并结合中国民政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二○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对县级行政边界进行了调整,最终获取了2020年中国县级行政边界数据。

       为建立空间上衔接、时间上连续的分县人口空间化数据库,本文做了如下处理:①2020年分县人口普查数据的整理。数据整理时,国家统计局尚未发布excel版的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因此,首先对《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进行了电子化处理,并以民政部公布的2020年区县行政代码为基准,将各种类型的高新区、开发区人口数据合并到所属的区县中。如将石家庄市循环化工园区并入藁城区统计,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入裕华区统计等。②3次人口普查数据的衔接。2000-2020年,中国县级行政单元进行了较多的行政区划调整,基本可以分为仅行政代码发生变更、撤销合并、拆分和增设及其他变动4种类型,具体的处理过程如表1所示。③分县人口数据的空间化。基于2020年区县行政代码,将2000-2020年人口数据空间链接到2020年县级行政边界数据,最终获取中国2000-2020年分县人口空间化数据,研究的县域空间单元为2843个。限于数据可得性,本次研究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1.2 研究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