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韧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贺灿飞(1972- ),男,江西永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E-mail:hecanfei@urban.pku.edu.cn,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盛涵天,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人文地理

内容提要:

自金融危机以来,区域经济韧性成为了研究热点。现有文献从均衡论及演化论的视角建构了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框架,认为区域经济韧性不仅是区域发展的结果也是区域发展的动态过程。大量实证研究关注区域发展过程,探讨了不同尺度下经济系统对冲击的抵抗力、恢复力,并分析了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区域经济韧性是时间维度与空间尺度的统一。现有研究多关注区域本身特性,缺乏从动态性、多主体互动性、多尺度融合视角审视区域经济韧性的形成过程。因此未来研究一方面应当在现有理论基础上与关系经济地理、管理学等领域紧密结合,更重视危机与冲击的异质性,系统揭示行为主体在区域经济韧性形成、维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关注中国发展背景与制度优势,重视韧性研究对经济发展深远的意义,从而增强中国经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稳定性。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字号:

      

       图1 经济韧性研究发文情况

       Fig.1 The Publications of Economic Resilience Research

       1 引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并非是单一的、均衡的,而是处于复杂动态过程中的[1,2]。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危机的冲击,因此学界越来越关注区域如何面对不良干扰,适应危机冲击,实现经济恢复[3]。不少学者借鉴了工程学、生态学领域对系统均衡的思考,构建了“区域经济韧性”(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这一隐喻[4]。此后,区域经济韧性研究经历了演化论转向,逐渐在工程韧性、生态韧性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应性韧性的概念,即将区域发展视作一个复杂过程,认为区域对危机的反应、抵抗,以及危机后的恢复都有可能使区域发展进入新的路径[5-7]。

       当然,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建构离不开现实世界中各种危机对区域发展的挑战。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量文献探讨了区域经济系统在金融危机等冲击下的韧性,丰富了学界对区域经济韧性影响机制的探讨。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①,图1展示了新世纪以来不同国家地区经济韧性研究发文情况。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涌现出大量有关经济韧性的研究。中国对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起步稍晚,早期主要以介绍国外研究进展为主,随后在实证方面取得诸多成果[8],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新发文数超过了英、德等国。

       总之,区域经济韧性领域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最近爆发的新冠疫情,也进一步要求经济系统中企业、政府等行为主体重视区域经济韧性的构建,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9]。区域经济韧性在均衡论与演化论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动态性、多主体互动性、多尺度融合视角。动态性视角将区域经济韧性视为一个过程,考察区域经济系统应对危机、经济恢复、路径突破等动态特征;多主体互动性视角重点关注经济主体互相作用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多尺度融合视角在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上区域经济韧性表征同时还尝试从微观网络结构研究区域经济韧性的形成机制。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系统综述区域经济韧性的基本内涵、理论构建及其演变过程,着重从动态性、多主体互动性、多尺度融合视角探讨区域经济韧性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意义。

       2 区域经济韧性:均衡论与演化论视角

       “韧性”在力学中的含义是物体受到压力后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3,10]。在后续的研究中,韧性逐渐转化成一种隐喻,开始在生态学、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中出现[7,11,12]。经济韧性是依托韧性的思想与框架,描述不同经济主体在经济周期、外部冲击影响下抵御冲击与重生恢复能力的差异[10]。区域经济韧性则是具有空间尺度特征的经济韧性,其研究对象是多尺度空间经济系统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13]。从现有文献看,对区域经济韧性研究存在两大主流视角,即以工程韧性与生态韧性为代表的均衡论视角和以适应性韧性为代表的演化论视角[14,15]。

       2.1 区域经济韧性的均衡论视角

       工程韧性基于物理系统机械运动的原理,认为区域经济韧性表征为系统受到外部冲击后状态调整的均衡稳定趋向[16]。在工程韧性的思想背景下,区域发展被认为是存在单一均衡状态的。外部冲击可能在不同程度上使得某一区域偏离其发展路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区域发展又会回到初始的均衡状态[4]。然而,工程韧性的思想也遭到了部分学者质疑。Martin等人指出,区域发展并不具有单一的均衡状态,且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冲击后并不一定会回到初始状态,反而可能产生新的发展路径或是一蹶不振[5]。类似的,Hassink也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应当是一个具有多重轨迹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均衡进行分析[14]。

       与工程韧性不同,生态韧性在多重均衡的前提上承认了某一系统受到冲击后进入新稳态的可能性[3]。Simmie等指出,在多重均衡的思想下,区域发展路径被赋予了多元化可能[7],即某一区域可能会因为无法抵御冲击而衰退,或是通过内生重组创造新的发展路径,并最终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15]。Martin等人结合Hamilton的观点,也认为经济危机会带来稳态转换(regime shin)[17]。虽然生态韧性对工程韧性有一定的继承发展,但是其始终没有摆脱均衡论的约束,因此相应研究框架下区域发展通常被理解为一个长期均衡、稳态转换的过程[5,18]。尽管如此,生态韧性的思想为经济地理学者提出“适应性韧性”的概念提供了理论源泉,成为了从均衡论视角到演化论视角发展过程中的桥梁。

       2.2 区域经济韧性的演化论视角

       在各类危机频发的大背景下,众多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新的思考,并逐渐意识到区域发展的路径不是单一的、均衡的,而是复杂的、非均衡的[1,2]。Martin等受演化经济地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性韧性”这一概念,认为区域内部组成部分与结构会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3,19]。以适应性韧性为代表的演化论视角没有受到传统区域分析中新古典经济学均衡理论的限制,进一步认为外部冲击对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是风险,也可能是机遇。演化论视角重点关注区域经济韧性与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多样性(variety)以及迟滞(hysteresis)等概念的关系[20,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