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地理格局经历了从内陆扩散到沿海地区集聚,再向内陆转移的过程[1-2]。作为后发国家,中国不仅积极地吸引和承接发达经济体的产业转移,还突破性地在部分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车”。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的新阶段[3]。这需要中国积极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区域发展方式、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以及转换区域的增长动力[4]。鉴于此,基于过往发展经验理解中国区域产业动态的微观机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区域路径创造的动力来源,为政府通过政策手段优化和升级区域产业结构、加速区域产业集聚以及发展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提供支持。 区域产业动态是一个包括产业进入、退出、增长和衰退的复杂过程[5]。企业是区域产业动态的微观主体和动力来源。区域中能被企业使用且高度地方化的资源要素构成了区域独特的能力基础。资源理论认为企业引起区域产业动态变化的能力与企业对区域内部资源的“依赖程度”有关[6]。企业越依赖于区域内部资源,则越可能发展与现有能力基础相近的经济活动。这会使得区域更倾向于基于现有区域能力基础,围绕已有产业以衍生扩张方式进入相关产业[7-8]。当企业拥有获取替代性资源的其他渠道时,其对本地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更可能为区域引入新的发展路径[9]。相较于相关产业,区域发展不相关产业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和风附[10]。但一旦获得发展,产业不相关多样化有利于区域提升经济韧性和抗压能力,引发激进创新(Radical Innovation)[11]。现有研究主要从宏观和中观尺度分析区域产业动态,发现对外贸易[12-13]、外生冲击[14]和政策制度[15]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区域产业动态,但对其内在微观机制仍知之甚少。事实上,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区域资源的依赖程度不同,引起区域产业动态变化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基于资源理论分析,外资企业具有跨区域的子公司网络和社交网络,能够获取区域外部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技术,因而对本地资源的依赖程度低于一般企业[16-17]。在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能够通过就业和财政等任务换取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补贴,可以从政府等非企业机构获取替代性资源,具有为区域引入新发展路径的更强的能力与意愿[18-19]。一些学者的研究关注了国有企业的独特作用,并证实政府所给予国企的一系列扶持或优惠政策会对其进入新产业的过程产生积极影响[20],也使其相较于一般企业更难从区域中退出[21]。 鉴于此,本文利用1998-2010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和比较外资、内资、国有以及私营企业对区域产业动态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区域产业动态的影响程度及空间异质性,以此揭示区域产业动态的微观机制,为中国未来区域产业政策制定和经济战略性调整提供理论参考。 1 影响机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本文的企业数据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ASIF)①。该数据库提供了1998-2011年全部的国有企业以及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的详细信息。这些企业的产值约占中国工业总产值的85%,是目前可以获得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最大样本。为保证数据的可获取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并考虑到中国区域产业格局和结构在该时段经历了重大调整,本文最终选择研究1998-2010年区域产业动态变化。鉴于数据获取原因,研究不含港澳台数据。 数据进行如下预处理:①由于中国在2003年采用了新的行业分类代码(GB/T4754-2002)(http://www.ohmi.net.cn/law/pdf/gongshan./gbt47542002.pdf),本文按照新的行业分类代码对企业数据进行标准化统一。②由于原始数据中部分企业的法人代码发生了改变,本文以行业类别为检验,采用企业代码和企业名称对企业进行简单归并和重新分组,生成新的企业识别代码。③参考Cai等[22]方法,删除缺失数据、统计错误数据、不满足“规模以上”标准或企业行为难以界定的数据。④剔除内资与外资企业以外的其他所有制企业、非制造业企业、同年进入和退出的企业。⑤参考Elekes等[17]方法,保留研究时间段中内资或外资企业分别存在20家及以上城市。 1.2 研究方法 1.2.1 测量过程设计 本文需要比较企业引起区域能力基础的变化程度。参考Neffke等[6]和Elekes等[17]研究,本文用特定类型企业对区域一致性的影响代表其对区域产业动态的影响程度。其中,区域一致性可以量化为区域内经济活动间的关联程度。企业对区域一致性影响的测量过程包括4个步骤:①参考Hidalgo[23]的共现方法衡量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若两个产业经常同时在同一个区域具有显性比较优势(RCA),则可视为关联产业,且产业之间关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产业之间相关性越高。②衡量产业与区域的匹配程度,即计算产业与该区域整体能力基础的相关性。首先衡量某一产业在区域内的相关就业人数,即区域内该产业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与产业关联性的乘积之和(此处本文以0.2作为产业间相关的阈值)。再将产业在区域内相关就业人数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并进行归一化处理。③衡量区域一致性,即用区域内所有产业的平均能力匹配情况衡量区域一致性;④通过区域当前产业组合与其过去能力基础的匹配程度衡量区域产业动态的变化程度,得到不同类型企业引起区域产业动态变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