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分工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作 者:
赵坚 

作者简介:
赵坚,男,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北京 100044)。

原文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经济学文献通常分别考察创新和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创新与分工两个概念(特别是杨格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本文在分析熊彼特创新与杨格产业间分工概念的逻辑联系基础上,说明罗默在其内生增长模型中按照杨格的思想,较为模糊地把创新与产业间分工联系在一起解释报酬递增。罗默的模型把资本分解为一系列生产耐用品,从而可以用新产品创新导致产业间分工的发展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杨小凯更注重通过数学化斯密的分工概念来解释经济增长,未能充分认识创新和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对报酬递增的重要作用。这两个模型都陷入用数学模型解释复杂经济机制面临的困境,难以深刻揭示创新与分工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而新近发展的新演化经济学能够给出更好的解释。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8 期

字号:

       经济学文献通常分别考察创新和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创新与分工两个概念(特别是杨格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本文在分析熊彼特创新与杨格产业间分工概念的逻辑联系基础上,说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默在其内生增长模型中按照杨格的思想,较为模糊地把创新与产业间分工联系在一起解释报酬递增(Romer,1990)[1]。这是一个重大进步,即不是简单地把资本等投入要素量的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解释变量,而是进一步把资本分解为一系列生产耐用品,从而可以用新产品创新导致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杨小凯更注重通过数学化斯密的分工概念来解释经济增长,未能充分认识创新和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对报酬递增的重要作用。这两个模型都陷入用数学模型解释复杂经济机制面临的困境,难以深刻揭示创新与分工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而新近发展的新演化经济学能够给出更好的解释(赵坚等,2022)[2]。

       一、熊彼特创新与杨格产业间分工的逻辑联系

       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德文版中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发展,但熊彼特没有说明他的创新理论与亚当·斯密劳动分工推动经济增长思想的关系。熊彼特的这一著作直到1934年才被翻译成英文。杨格在1928年发表著名的《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一文时,大概还不了解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但杨格已经表达了与熊彼特类似的观点。

       首先,杨格进一步扩展了斯密的分工概念。杨格认为“今天我们所说的劳动分工在范围上比亚当·斯密心目中的主要由专门手艺的职业化和发展专业技能的分工宽广得多”,杨格更强调的是“间接或迂回生产方法的增长和产业间分工(the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industries)”,他认为产业间分工是“劳动分工经济最重要的现代形式”(Young,1928)[3]。这种分工主要不是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或操作环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是因出现生产新产品的新产业导致的产业间分工,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的演化。

       杨格关于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导致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的观点,与熊彼特关于创新是“不断地从内部改变经济结构,不断破坏旧结构,不断创造新结构”(Schumpeter,1976)[4]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观点,实际上是对同一经济过程的不同表述。他们都是从产业结构演化、产业间分工深化的视角解释经济发展或经济进步。“创新”和“产业间分工”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企业家的产品创新总是伴随着出现生产创新产品的新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结构”,形成新的产业间分工。熊彼特的循环流转理论可看作是对杨格产业间分工运行机制的描述,新产品创新和新产业的逐步发展,打破了以往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推动了产业间分工的深化。

       其次,杨格认为“逐步发展的分工和产业专业化(progressive divis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industries)是报酬递增实现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杨格“逐步发展的分工”概念是一个动态概念,而不是静态的劳动分工。导致产业间分工逐步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因素是科学知识的增加,杨格指出导致报酬递增的“最有力的因素可能是新自然资源及其应用的发现,科学知识的增加”(Young,1928)[3]。在熊彼特那里,杨格的“新自然资源及其应用的发现,科学知识的增加”相当于其创新的5种新组合中“控制新的原材料供应”的内容。杨格的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专业化不过是熊彼特创新5种新组合中“实行新的产业组织”的内容。因此可以说,熊彼特的创新导致新产品、新产业的出现,导致产业间分工的逐步发展,从而实现报酬递增。

       (一)熊彼特的创新概念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是在分析经济“循环流转”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经济发展理论》的第一章是关于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理论,在该著作中熊彼特这样表述循环流转(circular flow)的涵义:“在经济系统中的一项需求可以说正等待一项供给,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一处是有商品而没有补充物,这里的补充物是其他人拥有的,基于经验确定的条件用来交换该商品的其他货物。根据所有商品都找到市场这一事实,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就完成了。或者说,所有商品的卖方又以买方的身份出现,其购买的货物恰好在下一时期维持以往达到的消费和生产设备水平,反之亦然”;“在交换经济每一时期内所能观察到的所有无数交换,在总体上构成了经济生活循环流转的外部形态”(Schumpeter,1934)[5]。该时期经济完成了循环流转,经济就处于均衡状态。

       循环流转是熊彼特创新概念的逻辑基础。“循环流转”是从运行机制的视角对市场产业分工体系的描述,而“创新”是打破现有的循环流转,是扩展现有的产业分工交换结构。在此基础上,熊彼特区分了经济的量变和创新引起的质变、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趋向均衡和改变均衡之间的差别。

       熊彼特的创新是指实行新组合,这包括五种情况:提供一种消费者还不熟悉的新产品或具有新特性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控制新的原材料供应或半制成品来源,实行新的产业组织。熊彼特指出,从技术和经济上考虑,生产并没有在物理意义上创造出什么东西。新技术或新产品不过是一种“新组合”(new combination),是人们所能支配的物体和自然力(能源)的组合。例如,汽车是车厢、车轮和动力装置的组合;最早的汽车不过是马车和内燃机的组合。当经济活动中出现了新组合,例如新产品,原有的分工交换结构和原有的循环流转就被打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