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物流理论刍议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术峰,(1963-),男,山东威海人,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白云学院珠三角区域物流研究中心教授,主任,研究方向:运输经济、物流经济、电商经济、数字经济(广州 510550)。

原文出处:
供应链管理

内容提要:

数字物流,是基于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机器学习、计算思维等多理论及方法产生的。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复杂性和数字产业化推动了物流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物流采用数字化技术,面向物流全要素、全过程优化物流系统,以实现物流管理过程、管理手段、管理技术三者的数字化,同时提高供应链物流服务和效率水平,降低物流系统中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的全要素物流成本。数字物流的核心是用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物流,数字物流发展不仅需要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也需要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数字物流已被应用于商贸物流、跨境贸易、港航物流、应急物流等多个领域和场景。部分企业构建数字物流中台,实现了数字物流的集成化应用。为促进数字物流发展,在管理方式、商业模式和市场预测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推动现代数字物流体系建设,对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5 期

字号:

      一、我国物流理论研究发展的五个阶段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大物流理论、物流系统理论、五方物流理论、物流效率理论和数字物流理论。

      1.大物流理论(Material Flow Theory,MFT)

      2005年,徐寿波院士(2005)提出“大物流论”。大物流论,是指由物流六要素或六力组成的综合体,将物流技术最有效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造福人类[1]。六要素指:物流从业人员、物流劳动对象、物流劳动资料、物流劳动环境、物流劳动空间、物流劳动时间。六力是指:人力,物力,财力,运力,自然力,时力。大物流论理论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物的流动论,综合物流论,大物流工程论,大物流科技论,大物流产业论[2]。主要应用领域是在生产企业及流通企业。

      大物流科技论,作为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领域,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工程技术的学科应用,包括物流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物流工程技术学科,物流科学理论学科,物流科学技术四个部分。大物流产业论,着重以实物形态研究国民经济,认为国民经济是由生产、物流、消费三大支柱产业群组成,物流是其中的一大支柱产业。

      2.物流系统理论(Logistics System Theory,LST)

      2006年,以何明珂教授(2006)为代表的学者,带动物流在学界及业界进入了“物流系统论”阶段。物流系统论,是指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以流体、载体、流程、流向、流速和流量等物流六要素相互制约,构成整个物流系统。在物流的专业领域中,单是硬件设施是不足够的,最重要的是海、陆、空、铁,即所有运输线的联系(Connectivity)以及仓库的使用[3]。

      主要思想内容。物流体系也经历了从个别概念、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到学科体系的发展历程。物流不能简单地定位为一个小的专业或学科,应是包含多个专业和小学科的大专业或大学科类别,物流学科的形成是物流相关专业及学科相互间不断融合与发展的结果,其整合不会导致相关学科消失或衰落,是一个不断加强相关学科与专业间相互联系,明确和强化相关学科与专业分工的成熟过程。主要应用领域是在连锁企业及配送企业。

      3.五方物流理论

      2007年,王术峰教授(2007)提出“五方物流理论”(Fifth Party Logistics Theory,5PLT)。五方物流理论,是指拥有部分物流资产(轻资产型),为客户提供多条供应链管理整合服务,具有系统集成、流程优化、资源协同的功能属性,是系统集成物流服务商[4-5]。系统集成的物流组织通过联动机制,形成物流系统高效即时反应;物流技术借助电子商务、物联网与信息工程技术,建立集成电子信息网络,推升供应链系统;物流运营运用信息系统组织、协调、实施整个物流解决方案;物流服务结合各接口执行成员,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该理论提出的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咨询报告[4]以及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5]。这个时期,五方物流理论,已经具有了物流系统运作环节间单证流的内涵,具有数字物流理论的初步端倪。形成了数字物流理论体系的前端。

      五方物流从供应链管理角度,为客服提供包括系统集成、环节连通、流程优化及资源协同等服务。深化后的五方物流系统能够实现全新的商业模式,进而实现最高效率、最短时效、最优成本、最大便利的四个服务目标。理论模型结构,形成商流、物流、资金流、单证流、信息流“五流合一”的系统化链路。主要应用领域是供应链管理集成服务。五方物流是与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网络物流、虚拟物流、系统优化物流密切相关的新型供应链系统综合物流服务商。它拥有部分物流资产,主要借助电子商务、网络与信息技术配合整个供应链,是提供新型供应链物流运作系统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4.物流效率理论(Logistics Efficiency Theory,LET)

      2012年,王术峰教授(2012)提出“物流效率理论”。物流效率理论,是指为市场提供资源优化配置的物流服务,具有系统集成、流程优化、环节连通、资源协同的物流功能属性,实现区域物流体系及企业物流系统效率化的经济活动。该理论提出的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省部级课题研究报告[6]以及区域物流研究学术专著[7]。这个时期,物流效率理论,已经具有了物流系统运作环节间数据流的内涵,形成了数字物流理论的初步体系。企业物流要素快速优化配置(数字化物流要素)与社会物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数字化物流资源),是该理论典型的应用场景。

      研究区域物流体系建构模式及一体化运营机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下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产业资源分配与协同;研究物流供应链系统运作模型在功能性、集成性、增值性、一体化方面的创新服务模式;研究政府在规划先行和统筹协调中的作用;研究物流企业布局、管理与运营的要素与资源配置与控制。通过对物流系统的整体构建,形成商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信息流“五流合一”的系统化链路。主要应用领域是政府产业规划、企业网络布局[8-10]。

      5.数字物流理论(Digital Logistics Theory,DLT)

      2020年,以王术峰教授(2020)为代表的学者,提出“数字物流理论”大发展阶段。该理论提出的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学术报告[11]以及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报告[12]。这个时期,明确提出了数字物流理论。数字物流理论,与五方物流理论、物流效率理论之间具有物流系统优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已经具有了物流系统运作环节间数字流的内涵,形成了数字物流的完备理论体系。数字化物流要素,实现数据驱动物流业务发展,引导企业间与区域间要素资源协同共生,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高质量物流服务的经济活动,是该理论典型的应用场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