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意义重大。其中,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不仅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任务定位以及父母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同时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等都有全新界定,其中,第十七条详尽地提出了9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包括亲自养育、共同参与、平等交流等。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第十七条将“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放在家庭教育方法的首位,这是国家首次以法规形式强调了“亲子陪伴”的重要性。为什么“陪伴”这件事如此重要?作为父母,你真的会陪伴孩子吗? 陪伴不是“选项”,是责任 一位从事儿童教育工作近三十年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儿童认知行为问题康复师在研究中发现,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暴力行为、高需求黏人、沉溺游戏等,回溯其童年时期,最终都能找到一个相同的源头:父母陪伴的缺失。这是因为0-3岁是孩子在温暖的亲子关系中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若是在这一阶段缺失父母的陪伴,孩子在后期成长中就容易因为缺乏安全感、信任感而出现焦虑、不自信、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最终导致各种问题行为的发生。 亲子陪伴与孩子的安全感、信任感的建立为何有如此紧密的“联结”? 从心理学的依恋理论来看,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所形成的牢固的情感纽带,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依恋”产生于婴幼儿与其照料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良好的依恋关系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内在的“安全基地”,给予其内在的安全感。 同时,依恋关系还决定了“内部工作模式”的形成,即婴幼儿每天在与其照料者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对他人的预期,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的是爱和信任,他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反之,孩子的依恋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负面印象,并将这种印象投射到其他与其有亲密关系的人身上,进而会影响其未来的人际交往以及亲密关系的形成。 因此,父母以“陪伴”为途径,在早期照料与关爱孩子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不仅关系到孩子内在安全感的形成,同时会影响其外在人际关系的建立。《家庭教育促进法》之所以将“亲子陪伴”放在家庭教育方法的首位,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和价值取向,目的是为了强化父母的主体责任意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陪伴”不是可选项,而是父母应尽的责任。 陪着≠陪伴,常见的几种“无效陪伴” 幼儿园让孩子们画“我的一家”,部分孩子的作品让老师感到非常意外:在这些作品中,有的缺少爸爸,有的缺少妈妈;有的爸爸或妈妈的手中总是拿着一部手机;还有的孩子笔下的爸爸妈妈是没有眼睛的…… 这些画面真实地描述了当前父母陪伴孩子的现状,以下是目前常见的几种“陪伴”类型: ●“焦虑型”陪伴 子恒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平常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去幼儿园接送孩子的任务都是交给家中的老人。有时,子恒妈妈抽出时间陪他玩,却还在担心工作上的事,一直处于焦虑状态。因此,只要子恒不听话,妈妈就会发火:“我牺牲自己的时间来陪你,你还想怎么样?” 一说到陪伴孩子,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尤其是职场工作繁忙的父母觉得这是自我“牺牲”,所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因为担心工作而陷入焦虑状态,这种焦虑的情绪也会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孩子,让“陪伴”常常伴随着哭闹。 ●“假装型”陪伴 圆圆爸爸每天下班后都会陪圆圆玩一会儿,不过两人“各玩各的”:圆圆用平板电脑看动画片,爸爸则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两人没有任何交流。 圆圆爸爸看似每天都在陪伴孩子,却是一种身在心不在的“假装型”陪伴,这也是当下很多父母的陪伴常态,他们把“陪着”等同于“陪伴”,这是与“缺席陪伴”一样糟糕的“无效陪伴”,它向孩子发出一种信号:虽然我陪着你,但你并不重要,我可以分心去做别的事。 ●“错位型”陪伴 琳琳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好几天没看到爸爸的琳琳马上冲过去跟他说:“爸爸,你陪我读一下绘本吧。”爸爸说:“等一会儿,你先看看我给你买的礼物。”琳琳还是不停地让爸爸给她读绘本,爸爸却执意先让她看礼物。 琳琳爸爸认为买礼物送给女儿是一种爱的表达,但对于好久没见到爸爸的女儿来说,她需要的只是爸爸陪伴她读一会儿绘本。这种“错位型”陪伴源自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只是基于成人立场去考虑如何陪伴孩子。 ●“高压型”陪伴 诺诺妈妈经常陪诺诺一起玩。有一次,母子俩一起搭积木,妈妈一直告诉诺诺应该怎么搭,应该选择哪块积木,还会及时纠正诺诺搭错的地方。当诺诺不小心将搭好的积木弄倒后,妈妈立刻指责他:“跟你说了多少遍,搭的时候要小心点。” 诺诺妈妈的陪伴方式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负担,她把陪伴当成了一种单向的“传授”,不断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随意评价孩子的行为,纠正并指责孩子的错误,却无法和孩子一起体会陪伴彼此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