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平台对会计的挑战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郭瑞营,广州新华学院会计学院,广东 东莞 523078。

原文出处:
财会通讯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版)
复印期号:2023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引言

       近年来,知识共享平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共享平台上市,已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发展知识共享业务。随着元宇宙的兴起,知识共享的内容逐渐多元:从知乎的知识或经验,到阅文集团的故事,再到小红书的产品体验,以及目前新兴的游戏人物捏脸、建筑建模等。随着人民越来越向往美好生活以及柔性制造的发展,知识和创意将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知识共享平台的发展空间也将越来越大。目前学者已经关注了知识和新商业模式对会计的挑战。知识创新导致了传统工业企业的无形资产被低估,投资者难以从财务报表中看到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造成会计有用性下降。新商业模式对会计的挑战也已经引起了会计准则制定者和学者的注意。而知识共享平台直接交易知识,对会计的挑战更加严峻。尚未有学者研究这一问题。

       本文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共享平台对会计的挑战。知识共享平台的作用是匹配用户异质性的需求和知识,获取的对价是用户的注意力、信息和会员费,并将注意力和信息通过广告业务变现。其核心资产是算法、平台及托管的知识。但是根据目前的会计准则,知乎无法将核心资产确认为会计资产,只能在投资时费用化,在获得货币收益时确认收入。其财务报表更符合收入费用观,而非现行的资产负债观。这对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的会计假设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信息的有用性、可靠性、可比性。本文建议知乎借鉴IASB在2018年《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对资产的定义,对于核心资产在表外详细披露,满足投资者决策的需求。

      

       二、理论分析

       (一)知识共享商业模式

       知识共享平台是“行动者——行动者”(A2A)平台。一方行动者是价值提供者,具有专业能力;另一方行动者是价值消费者。这与传统企业不同,传统企业以自己的名义向客户提供价值。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平台得以控制更多的资源,链接双方的行动者,承担中介的角色。在平台介入之前,知识的生产与消费由社会自发进行,知识的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供需信息传递效率低。提供创意的知识共享平台改变了文化和精神产品的供给方式,利用数字这一要素从供给侧进行改革。平台除了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并对双方行动者进行统一控制。与其他A2A平台不同,知识平台传递的知识具有异质性。相同的知识是抄袭,违反著作权法。

       知识共享平台2016年开始兴起。这与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2016年起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大力发展,降低了挖掘消费者异质性需求、管理异质性知识的成本。算法的提升扩展了平台对异质性的统一管理能力,使得平台得以管理更多知识资源,扩展了平台企业的边界。法律方面,知识共享依赖知识产权的保护,否则盗版将降低消费者的付费意愿。人工智能的发展降低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成本,平台企业可以快速得知侵权行为并加以打击。2018年设置的互联网法院也降低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成本,这使得知识付费成为可能。

       知识平台与以产品为核心的传统商业模式存在差别,具体如表1所示。商业模式以价值为核心,可以分为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三个阶段。知识共享平台的商业模式与传统企业存在差别。传统的商业模式较为单一,企业制造产品(创造价值)、交付产品(传递价值)、收取对价(获取价值)的模式较为普遍。而知识具有半公共的属性,为了应对创新的外溢性,商业模式较为复杂多变。知识共享平台的价值创造可由企业进行,也可以由外部创造者提供;价值的传递可以通过有形产品,也可以通过数字交付,这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场景;企业从消费者那里获取的对价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消费者的注意力或数据。这就导致了知识共享平台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

       商业模式容易复制,因此商业模式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商业模式需要与企业的核心能力匹配才能为企业创造持续的收入。这也就导致了知识共享平台的商业模式随着企业能力在不断地变化。传统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价格;而知识共享平台的竞争优势在于算法。算法需要挖掘消费者在不同场景对不同知识的需求,针对这些异质性的需求适当推送合适的知识内容,同时促使知识生产者及时创造内容。在以上过程中,知识共享平台从消费者那里捕获价值。如从有付费意愿的消费者那里获取货币,从没有付费意愿的消费者那里获取数据或注意力。算法能够链接的供给和需求越多,平台的边界越大。因此算法决定平台企业管理异质性知识和异质性需求的能力,并制约着平台发展的边界。因此算法和平台是知识共享平台的核心资产。

       (二)知识共享商业模式对会计的挑战

       1.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主张财务报表中重要的报表是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是最重要的信息,利润表体现了资产和负债的变动。目前的会计准则秉持资产负债观。与之相对的是收入费用观,该观念认为企业的损益才是核心,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注释。两种观念的差别典型地体现在对未实现损益的处理上。根据收入费用观,未实现损益不影响企业的收入或成本,不应进行会计处理;而根据资产负债观,未实现损益已经影响了企业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应该体现在财务报表上。20世纪70年代以前收入费用观盛行,但是收入费用观对递延收入及递延费用的处理存在问题,难以反映经济实质。因此FASB在1974年提出了资产负债观,在会计准则中首先定义资产及负债。在2001年安然事件爆发以后,资本市场意识到收入费用易于操纵,只有资产和负债才是真实的,资产负债观深入人心。2003年美国证监会(SEC)呼吁全面废除收入费用观,推行资产负债观。我国在2005年的会计准则改革中也开始推行资产负债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全面推行,资产负债观在未实现损益的问题上取代了收入费用观。因此本文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分析知识共享这一商业模式对会计的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