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鲜有不犯错误的孩子,但错误正是促进成长的契机,如何利用好这个契机,是父母要学习和实践的一门功课。 2022年夏日的一天,我和全家在洛杉矶旅行,同行的还有好友米兰达和戴维一家。我家是两个小孩,他们是3个小孩,凑在一起好不热闹。 就在我们办理民宿入住时,孩子的嬉闹声中突然传来“砰——哗啦啦!”的声音,转头看去,大人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我儿子川川和米兰达的小儿子追逐扔球时,把房间一个大花瓶打破了,碎了一地玻璃。 那个花瓶很高也很漂亮,很醒目地摆在那儿,一看就是房间主人的特别装饰物,但一眨眼的工夫就粉身碎骨了。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糟糕的一幕。 如果是你,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反应?很多人可能会火冒三丈,开始骂小孩:“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不是告诉过你要小心点儿吗?”“到底是怎么回事,谁干的?”…… 但我发现,米兰达和戴维非常镇静,没有责怪任何一个孩子,而是耐心和他们沟通。 先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处理现场,最后是向房东解释。这一套流程下来后,不仅很快解决了问题,孩子的行为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纠正。 没有谁大哭大叫或指天发誓,机会教育的效果很不错。所以后来我专门向他们请教其中的诀窍,得到很多启发,在此也分享给各位父母。 让孩子认识和承担他的责任 天下父母心绝对是一样的,米兰达和戴维也期望孩子在个人发展上做到最好,成为最好的自己。不同的是,他们更加看重孩子对于“个人责任”的承担,认为如果没有对个人责任的自觉承担,最好的自己只能是空中楼阁。 这个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他俩一位是国际人力资源公司的总经理,一位是科技公司的高层,既要带领团队冲锋陷阵,又要兼顾员工的个人能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责任和能力有很大相关性,没有对责任的承担,能力的成长也会华而不实。 虽然教育小孩要比带团队难上百倍,但这一点迁移到家庭教育中也会带来有益的启发。比如很多家长会苦恼:为什么孩子会屡教不改?磨破了嘴皮子,下次该犯还犯,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在米兰达和戴维看来,原因就在于没有让孩子认识和承担自己的责任,当家长一直充当“教导者”,不断指出和纠正孩子的错误,孩子的自觉和自省能力就会不断后撤——反正父母会耳提面命。 从孩子的个人责任这个点出发,这对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夫妻,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家庭教育法则,我们姑且称之为家庭教育4A原则:Acceptance——接受,接受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否认它;Accountability——责任,找到自己所需要负的责任;Apologize——道歉,当你知道自己要负什么责任,自然知道要为什么道歉;Action——行动,要采取什么行动进行补救,并且避免下次再发生。 以“花瓶事件”为例。当这么大一个花瓶被打碎,还是在别人的家里,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非常恼火并责骂孩子。这背后的心理原因可能是:“孩子给我带来了麻烦。”“要去处理这件事真是太闹心了。”“孩子为什么不能听我的话少惹事儿呢?”…… 当内心不愿意接受花瓶破了的事实,你就很容易把自己的焦虑和不爽转移到孩子身上,表现出来就是不停地训斥孩子。在这个环节上大费周章,既消耗家长和孩子的精力,更消耗每个人的时间,但对于事情的解决,以及对孩子实施机会教育并无多少裨益。 所以,遇到麻烦,先接受。“接受花瓶破了是不可逆的事实,再责备孩子也于事无补”,只有坦诚接受这个事实,我们才能平心静气地迈向解决问题的下一步:责任(Accountability)——和孩子还原整个过程,了解期间发生了什么,比如谁在拿着球跑谁在追逐,在哪个地方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谁的行为导致了最大的错误等。 和孩子一起梳理事件发生的过程,他就会懂得各自的责任是什么,也会明白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展。这既是还原现场的过程,也是带孩子进行自省。 当孩子意识到各自的责任时,自然而然就来到了第三步:道歉(Apologize)。孩子要为自己的错误道歉,而当他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要为事情的那一部分道歉,他也心服口服。那么该要如何补救,下次如何避免,也会自然而然推导出来,铭记于心。 家长以身作则才能平等沟通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啊,每次我也这么教育孩子,可孩子每次都答应好好的,下次照犯不误,怎么回事?”这就与家长教育孩子的重点有关。 仍然以“花瓶事件”为例。很常见的处理情况就是前面讲的父母大发雷霆,责骂孩子,说不定父母之间也会相互埋怨。 但这些更多都是情绪的释放,而不是对问题的解决,很容易走入极端。 在父母暴风骤雨的批评下,孩子会非常自责和恐惧,对父母所说的任何话都所言必从。 “你这样做对吗?” “不对。” “你知道错了吗?”“我知道错了,对不起。” “那下次还这样做吗?” “不了,不做了。” 看似对孩子进行了教育,但你仔细想一想,孩子的道歉、许诺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对父母批评的恐惧和赶紧逃离现场的急迫。对于事情因何发生、到底错在哪里、责任要归之于谁,全都被快速忽略过去了。 如果每一次机会教育都是如此,那么只能说,父母抓住了机会,但并没有出现教育的效果,只是彼此演了一出浮于表面的家庭教育戏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