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项目空间分布及谱系年代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嘉欣,王振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李嘉欣(1996- ),女,四川乐山人,博士,主要从事文化生态研究。E-mail:lijx.18s@igsnrr.ac.cn 通讯作者:王振波(1980- ),男,山东禹城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文化生态保护研究。E-mail:wangzb@igsnrr.ac.cn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从历时发展、空间关系、地理环境的角度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客观了解其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流传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基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流布范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空间解构,同时采用时空演化树模型将非遗空间分布及谱系年代以一种简单清晰可视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对此进行影响因素的探析。结果表明:①国家级非遗主要聚集在发展水平较高、民族特色突出、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非遗的聚集中心;②北京和西藏的内部一致性与文化认同感较高,江浙地区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③中国源于各历史时期的非遗项目的分布重心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变化路径;④生态环境的变化、人口的迁移、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动和战乱灾害是促使非遗分布重心转移的关键因素。由此得出加大非遗项目保护资金投入、重视非遗历史发展演化研究、深入挖掘地方非遗特质、推动非遗的整体性保护等启示。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2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22-11-18

       DOI:10.11821/dlxb202212014

       1 引言

       伴随着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多样性正趋于淡化[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3],是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创造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和文化生命力,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新媒体和新技术不断发展,中国的文化生态变化剧烈,非遗及其生存环境受到强烈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认识、开发和保护非遗,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与特征[5-8],保护传承路径[9-14]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视角以民俗学、民族学、文化学、旅游经济学等为主,地理学的研究视角相对较少。根据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截至2020年末在地理学领域“非遗”主题的发文量仅占总发文量的0.4%左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薄弱领域。已有的非遗地理学研究中,研究内容集中在非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非遗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对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尚少。研究区域以省、市(州)、县(区)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居多[15],侧重于小尺度的挖掘,伴以少部分的区域性研究[16],关于全国尺度的非遗空间格局的研究相对较少[17-19],全国范围的非遗谱系年代研究尤为缺乏,从历史范畴分析各要素对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非遗项目分布重心变动的影响的研究也较少。研究方法大都采用点格局分析的核密度、最近邻、K函数、分形等[20-22],这并不符合非遗在地域空间上的面状流布特征。事实上,非遗的历史价值一直是非遗项目评定的重要因素,利用空间分析的手段和方法,对非遗项目谱系年代、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对于客观了解非遗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流传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此外,通过揭示非遗在空间分布上的形态差异,可以帮助地方了解本地非遗的发展情况、确定文化核心区的位置,推动地方对非遗的挖掘、保护和申报力度,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23]。

       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地理学视角出发,重点关注基于流布范围的非遗空间分布特征、非遗分布重心变迁的历史过程及结构性动力。本文一改以点位来表达非遗空间位置的模式,尝试基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流布范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空间解构,以反映国家级非遗的集中分布情况、地方文化认同及区域一致性。此外,收集了全国共216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源起时期数据,尝试揭示国家级非遗的谱系年代和空间分布重心变迁的历史过程,同时采用时空演化树模型将该特征以一种简单清晰可视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尝试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非遗空间分布及其重心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丰富非遗的地理学研究成果,拓展研究方法和手段,更清晰地了解国家级非遗的分布规律、类型、特点和发展过程,为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提供相应的参考。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说明

       研究数据包括全国四批次十大类共314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称国家级非遗项目)数据(暂未含中国台湾地区),反映地形、气候、水文、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自然和人文特征的数据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包含全国四批次十大类共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子项有3145项(对分布于多个所属地的非遗项目按分布区进行拆分后得到的数据),属性涵盖项目名称、申报批次、申报地区、流布范围、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等信息,该名录是由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多次论证和评估后确定的,是目前唯一可获取的、可靠的、由官方公布的非遗数据来源。列入该名录的非遗项目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艺术、文学与科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能够较大程度地反映中国非遗现状。国家级非遗项目源起时期数据通过逐个搜索查询相关资料获取,剔除部分源起时期不可考的非遗项目,共含2162个有效信息。气候数据(近地面气温、近地面空气比湿、近地面全风速、地面降水率共4个要素)来源于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1979-2018)》[24];DEM数字高程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www.gscloud.cn);NDVI数据来源于MODIS(2018年);径流分带数据根据《中国径流量年内分配图(1∶25000000)》矢量化生成;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年鉴(2019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历史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史》[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