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3)01-0095-11 一、引言 史念海尝云:“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①它脱胎于传统的舆地沿革之学(沿革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则是在现代地理学理论传入中国以后形成的。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这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融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属于“又古又今之学”②,自从诞生之初就呈现出勃勃生机;在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较快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更是蒸蒸日上,不仅成果丰硕,而且显示了强烈的经世致用特色,是十分活跃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术领域。 顾颉刚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山鼻祖③,其弟子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都是本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开创者④,共同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汗水,他们培养的人才广布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成为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关于历史地理学科发展阶段,可大致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如果说1949年以前是从萌芽到幼苗阶段、1949-1977年是茁壮成长阶段、1978-2000年是学科确立与成熟阶段,那么2001年以来至今的新世纪则处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学科发展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征,每个阶段都承前启后,学术队伍逐渐扩大、学术机构不断设立、学术成果越来越丰富,学术影响也越来越大,故四个阶段只是为便于表述而做的相对划分。 二、回顾:从萌芽、确立到成熟 (一)从萌芽到幼苗(1949年之前) 历史地理学是中国传统沿革地理与现代地理学结合的产物。沿革地理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分支,关注政区与疆域、地名及水道的变迁等,肇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在中国古代长期传承,清乾嘉时代达到高峰。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沿革地理只是依附于史学的一门学问。1909年成立的中国地学会和1934年成立的中国地理学会,标志着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渐趋成熟。“历史地理”作为学科名称早在1901-1904年间随日本近代学制在中国的传播便已传入我国⑤,但这一名称开始为学界所认知,以及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1934年初,由顾颉刚首倡、谭其骧协助筹备成立的禹贡学会(1935年2月正式成立),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开端。但学会成立之初,还是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这从《禹贡》半月刊初创刊时的英文名称“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Geography”便可以看出;至1935年3月出版的第3卷第1期,方改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文名称。《禹贡》半月刊自创刊至抗战爆发后停刊,共计出版7卷82期,发表论文达685篇之多。以学会和刊物为纽带,网罗作者376人⑥,由此也形成了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团体。 禹贡学会及《禹贡》半月刊,推动了传统沿革地理学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转变,为我国开始建立历史地理学这一门新学科,培养了整整一代第一批历史地理学研究人才。⑦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代学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诸位前辈,正是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开始走上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路。史念海后来回忆道:“颉刚先生之所以创办禹贡学会,发刊《禹贡》半月刊,本来是为了研究古代地理,绍述乾嘉诸老的旧规,重张沿革地理学的声势,可是实际上却超迈乾嘉诸老,使沿革地理学逐渐向历史地理学发展,沿革地理学因而也就降而为历史地理学的组成部分。这样的演变是相当巨大的”。⑧ (二)茁壮成长(1949-1977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地理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学界首先对历史地理的学科属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尤以侯仁之的认识最为深刻。他在《历史地理学刍议》⑨一文中提出,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景观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⑩中建议将当时大学历史系开设的“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尽早改为“中国历史地理”。这一论断,谭其骧、史念海均表同意。通过这一讨论,学界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属性的认识得以规范,并在主要问题上取得了基本共识。 这一时期学界最重要的工作有两个:一是由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工作演化而来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二是《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的编纂出版。 1954年,毛泽东采纳吴晗的建议,指示成立“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委员会”,由谭其骧任主编,最初立意在于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保密代号:54号图),但随着学科认识的深入,最终转化成全新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经过20年的集体工作,《中国历史地图集》于1973年完成编稿,随后以中华地图学社名义分8册陆续出版内部试行本,引起学界高度关注。 同时,50-70年代的地理学界以《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为核心,引导相关学者投身到黄河、黄土高原、西北沙漠改造的研究潮流中。在这一潮流中,涌现出一系列经典成果,如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1)奠定了历史气候研究的基础,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12)刷新了学界对于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认知,侯仁之《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13)开拓了历史沙漠地理研究等,史念海《黄河在中游的下切》(14)结合实地考察揭示了黄河中游的历史变迁,令学界瞩目。这些成果集中反映在“10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23位学者的集体著作(即《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1978年定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