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层组织在中欧班列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未来高质量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海曦,男,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李红昌(通讯作者),男,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产业组织,Email:hchli@bjtu.edu.cn(北京 100044)。

原文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以斯帕尔博为代表的学者在市场微观结构领域提出了中间层组织理论,这为分析中欧班列快速增长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分析认为,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不仅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在信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构建了新型“物信关系”,促进了中欧班列的网络经济性发挥。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市场定位有待厘清,以进一步发展其竞争优势;内生动力有待加强,以降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协同协作有待加强,以开拓合作共赢局面。为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需创新完整运输产品,健全中间层组织动态评价体系,加强中间层组织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等。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中欧班列是从我国始发的中欧间跨境铁路货运品牌,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成果。近两年,在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下,海运和空运遭受重创,而中欧班列成为稳定全国乃至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力量。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1.5万列,发送货物146万标箱,较上年分别增长22%和29%[1],开行列数是开行第一年2011年的882倍。铺画78条运行线,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80个城市[2]。截至2022年1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5万列、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3]。

      随着中欧班列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学术界对这一运输经济领域的新生事物给予了较多关注,对其迅猛发展的现象也有不同解释。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中欧班列具有综合成本优势,如王杨堃[4](2015)分析了中欧班列相对于海运在时间价值方面存在的市场竞争优势;王姣娥等[5](2018)认为中欧班列比海运距离短、速度快、安全性高,尤其是对于高附加值产品;裴长洪、刘斌[6](2019)认为中欧班列重塑了供应链生态体系,降低了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并拓展了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口岸化”。二是中欧班列得到了政府扶持,如许英明[7](2020)提到地方政府为促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采用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等方式加以扶持;池永明[8](2016)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地对中欧班列开行的政府补贴原则和数额;马斌[9](2018)将中欧班列的发展动力归结为各地深化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以及协调机制的完善。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中欧班列何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然而,我国跨境铁路货运在中欧班列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运输综合成本优势并非中欧班列出现之后才产生;对于对外经贸合作领域事物的政策扶持也早已存在,即便加入“一带一路”的背景因素,为何中欧班列的表现仍然比同时期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更为突出?要对中欧班列迅猛发展的经济学解释加以完善,还应着眼于其运营主体在市场中所起的作用。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各地为积极发展中欧班列,纷纷成立中欧班列运营平台企业。这些平台企业事实上已成为中欧班列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推力,其存在是中欧班列区别于我国以往跨境铁路货运的一个显著特点。而中欧班列地方运营平台企业,具有典型的中间层组织特征。中间层组织的概念源自美国西北大学斯帕尔博(Spulber)在其著作《市场的微观结构——中间层组织和厂商理论》中提出的企业中间层(Intermediary)理论。斯帕尔博认为,传统交易方式(即买卖双方直接交易)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这为不作为买卖一方直接参与交易但在两者之间促成交易的中间层组织带来了市场空间;中间层组织通过专业化、规模化、长期化经营,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增加买卖双方的收益和利润,也使中间层组织自身获得收益和利润;中间层组织促成了大量交易,从而带来行业和市场的繁荣[10]。中间层组织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减少了买卖双方的搜寻成本,提高了买卖双方交易匹配的成功率和效率[11]。二是基于大量交易信息向买卖双方公布更接近于反映真实供需关系的标价,减少买卖双方较高的议价成本[12]。三是有助于减少逆向选择,避免信息劣势一方难以作出买卖决策进而无法达成交易的困境[13]。四是充当双方的代理人来监督对方,以专业化手段促使各方守约,降低道德风险[14]。总之,中间层组织在降低交易成本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创造了最低成本的市场制度,其自身也能在促成交易的同时获利[15][16]。

      鉴于此,本文基于企业中间层理论,探讨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在中欧班列快速发展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并在进一步分析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中间层组织在中欧班列发展中的作用

      中间层组织在中欧班列发展中发挥了运输链条的粘合剂、组织者乃至实际控制者的作用,可以说,中欧班列发展程度有赖于运输中间层组织的发展水平。

      (一)中间层组织有效降低了中欧班列交易成本

      自2011年3月首列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快速增长(见表1)。2012年至2017年,开行列数保持3位数或接近3位数的增长速度。2018年以后增速虽有所下降,但仍超过20%,且绝对量增幅依然维持在超过或接近2017年以前的水平。2020年,中欧班列首次实现单年开行突破万列,2021年更是较上年提前2个月实现单年破万列[1]。中欧班列迅猛发展的背后,是中欧间跨境铁路货运大量潜在交易的达成,其中就包含了中间层组织在系统性消减交易成本方面发挥的独特推动作用。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出现的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以专业化手段,对相关各类资源要素进行整合,与运输物流链上相关企业、机构建立广泛合作,通过综合协同降低各领域、各环节的交易成本,促成了中欧班列相关交易发生,推动形成了中欧班列运输产品供需两旺的态势,促进了铁路跨境货运行业的繁荣。

      1.中间层组织降低了搜寻、议价等传统交易成本。中欧班列作为一种跨境铁路货运方式,相较于一般工商业乃至一般交通运输业,涉及的交易领域和环节更多,其交易成本构成更加复杂。首先是在传统交易成本方面。随着运输业的发展,运输服务越来越多元化,货运需求者的选择面越来越宽,也越来越难以掌握全部信息并作出快速决策[17]。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通过搭建交易平台,一方面向潜在货运需求者大力推介这一新型运输方式,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出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有显著竞争力的优惠运价(议价空间被中间层组织让渡),提供“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在事实上帮助作为运输产品供给者的铁路企业构建当地、全国乃至洲际营销网络,从而大幅降低了供需双方的搜寻成本和议价成本。同时,由于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一方面有提高交易量(表现为中欧班列开行量增加)的激励,倾向于通过增加投资,减少供需双方(主要是需方)的信息劣势;另一方面以自身信誉担保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为供需双方提供更为可信的交易环境,从而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供需双方难以作出交易决策进而无法达成交易的困境,促成了更多交易。此外,在政府资源扶持下,中欧班列中间层组织拥有较强的财力,通过整合货源、扩大货源承揽范围、提高供需匹配精准性等,减少了班列开行及发车频率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使铁路运输企业避免了由于担心货源不足导致运行亏损而减少发车频率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使运输需求方减少了因列车发车频率低、不能及时发运而不愿选择铁路方式发货的情况,从而更加充分地挖掘了跨境铁路货运的潜在供给与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