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22)06-0001-13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①,再次重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中的引领性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政治认同范畴,而支配实践行动的深层因素为政治伦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能仅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层面构建,更应强调中华各民族及其成员在政治伦理守则上的建设。本文的目的是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探讨中国当代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伦理支撑,以期从一个侧面打开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视角。 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文献日趋丰富,特别是自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者们对其内涵、思想(理论)来源、现实意义、认识维度等问题做了充分研究。②同时,学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作为重点探讨内容,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中,其研究进路大体有四种: 一是从物质层面探寻线索。鉴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内地差距拉大的事实,扎西等提出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铸牢中华民族意识的物质基础。③郝亚明等也提出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④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相应的社会氛围以及与此相匹配的社会结构,因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可以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历史事实一再证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并不能自动转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力量,从物质层面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虽重要,但并非万能。 二是从文化层面探寻线索。郝时远认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而文化自觉源自从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入侵的痛苦经历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思、批评和变革,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现升华,贯通古今的中华文化思想精粹和精神力量所涵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则是全国各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的核心要义。⑥对于文化认同问题,宫丽进一步展开阐述,认为建立在共享共荣经济基础上的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和根本的意义,而文化路径着重体现在整合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上。⑦文化既是物质生产的外在条件,更是精神活动的产物,而支配精神活动的是人们所持有的伦理观念。所以,要从文化层面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探寻其伦理观念从而把握文化本质。 三是从心理层面探寻线索。青觉等认为,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情感联结的体现,在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重点把握情感的公共影响力,规避情感稀薄与情绪激化,发挥情感的建设性价值。⑧刘吉昌等从共同体意识语境出发做出阐释,认为情感认同是基于心理学视角的一种共同体意识表达,是各民族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能激发各民族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呵护中华民族共有的心灵家园,并强化各民族的责任担当,由此将其看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结点和核心要素。⑨龙金梅从民族心态秩序出发对满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希望状态、满足族际互动状态和满足适应性的三种实践路径展开分析,并对比分析其路径之优劣。⑩郝亚明意识到族际关系张力的存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阻碍作用,主张通过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来强化族际纽带。(11)虽然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直接表现为情感归属和心态归依,所以要从心理层面抓住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的本质,但是情感归属和心态归依涉及多个层面和诸多领域,支配其运动的核心要素仍是政治伦理。 四是从实践主体层面探寻线索。青觉等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人民视域出发,立足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样可引申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应然价值预设和规范要求,包括人民整体的团结统一、人民和谐的民族关系、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人民共享的富裕幸福以及人民期盼的伟大复兴。(12)石硕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术语,而是紧贴各民族共同的美好心愿,充分体现了中国56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与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13)只有生活在中国大地的人民才是铸牢这一意识的实践主体。作为实践主体的中华民族各个成员,其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道德伦理是底层因素,包含其中的政治伦理问题更不能被忽视。 综上所述,学界将中国当代的现实背景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之中,提出了诸多富有创建性的见解和解释力的分析框架。这些研究分别涉及物质、文化、心理、实践主体和国家制度层面,着重回答其“何以重要”和“怎样推进”,切中其关键性问题。但是,这些研究似乎都相对忽视其深层次因素,或者说,需要从政治伦理的角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性质来讲,“铸牢”作为一个过程本身意味着要不断加强公民个体和56个民族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还要相应带动“五个认同”的增强。简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让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认同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自觉地认同、归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14)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1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到底是一个政治认同意识。政治认同本质是基于社会心理的政治过程,支配政治认同这一社会心理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政治伦理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一个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总是有多重社会身份,而在诸多身份中何者优先总是受其所持有的或者社会普遍流行的伦理道德的深刻影响。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认为,人是社会动物,而且只能通过社会来认识,社会的强制力来源于无形而有力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个体社会意识是建立在群体意识基础上的。(16)民族是人的群体身份之一,在处理与其他身份之间的关系时,必然面对从什么角度处理自己所认定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同时,作为有着特定民族身份的个体和特定文化特征的群体,在处理自己所认定的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必然面对何者放在第一位的问题。以当今中国情形而论,其政治伦理要求将中华民族认同放在第一位,其他认同次之。这一逻辑再次印证,需要深入政治伦理层面才可以揭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