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 伦理两难十分常见,一直备受思想家关注。如古希腊悲剧中的安提戈涅和阿伽门农,萨特笔下“二战”时期的法国青年,都面临着对家人的义务与对国家的义务之间难以协调的冲突。不同的哲学家倾向使用不同的术语描述伦理两难现象,比如道德义务的冲突、义务根据的冲突、实践两难等。无论怎样称谓,伦理两难都对人类生活构成重要挑战,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安提戈涅那样无法挽回的悲剧,还会在行动者心中引发持久的悔恨和内疚。当代道德哲学将伦理两难置于主体性哲学视阈,围绕行动主体面对两难的心理矛盾(ambivalence)展开研究。这一思路意味着伦理两难的解决从以往基于道德原则之间的比较转为行动主体对心理矛盾的处理,而处理方式又凸显出心理矛盾对主体性的建构作用。本文将从考察心理矛盾造成的问题出发,探索心理矛盾的积极意义和解决方案,分析心理矛盾如何揭示了行动者的时间性维度和社会性维度,并论证这两种维度在自我构成(selfconstitution)中的重要作用。 一 心理矛盾造成的问题 当代一些道德哲学家对心理矛盾持负面态度,认为心理矛盾中断了理性思虑,干扰了能动性的顺利运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哈里·法兰克福(H.Frankfurt)和克里斯汀·科斯戈尔德(C.Korsgaard)。法兰克福认为,心理矛盾让意志处于不确定状态,人们对某个对象无法作出态度上的决断。这相当于自我背叛或欺骗,因为人们无法形成关于处在矛盾中的人的真信念,他逃逸在真理之外。心理矛盾之于人的态度和情感,犹如逻辑矛盾之于人的信念,都是对心智的破坏。法兰克福赞同奥古斯丁说的,心理矛盾是“心智的疾病”。当意志缺乏统一性、智力活动被打断时,人便无法“全心全意”(wholehearted)。(see Frankfurt,1999,pp.99-100) 法兰克福对心理矛盾的负面看法,根源于他认为当代人对自由有所误解。(see ibid.,pp.108-116)根据通常看法,自由似乎意味着有很多选项供人选择,呈现出无穷可能性。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相关知识作准备,人们面对诸多选项时是无法作出有意义的选择的。那种无法作出明确选择的状态,与其说是自由,不如说是茫然不知所措,是智识的缺乏状态。这时选项越多,看上去的“自由”越多,对意志的破坏反而越大。只有当一个人本已具有稳定的性格和明确的目标,自由才会对他呈现出积极意义。 法兰克福认为,人们无法直接解决心理矛盾。因为,如果一个矛盾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矛盾,便说明矛盾的两极对主体来说同样重要,都不能轻易放弃。人无法随意左右自身意志,哪怕决定放弃其中一极,情感性因素也不可能立即消退,并且会作为强烈的心理因素干扰意志。所以奥古斯丁面对心理矛盾束手无策,对宗教的热诚和对尘世的眷恋折磨着他,他不知如何化解这个矛盾,只能通过祈祷来期盼奇迹。不过,法兰克福也简短提到,面对心理矛盾,尽管无法直接作出决断,却可以间接化解矛盾。智识和德性是自由的前提和准备,人们可以在获得知识和习练智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并明确自身目标,从而把意志锻造成“全心全意”的。(see ibid.,p.102) 科斯戈尔德虽然没有谈论意志的“全心全意”,但她也认为人自身必须是统一的,因为人是具身(embodied)存在者,只能通过唯一的身体发出行动。她运用柏拉图《理想国》里的道德心理学解说能动者的统一性,强调灵魂或心理的统一性不能只是某个心理元素强行压倒另一个心理元素的结果,而必须是心理整体达到和谐状态。只有这样,行动才能表达能动者整体,而不是表达其中某个碰巧胜出的心理动机。①理性负责判断哪些欲望可以是行动的理由,勇气协助执行理性的判断,灵魂三部分各司其职,构成一个和谐整体。(see Korsgaard,2009,pp.135-142) 但是,这个能动性模型中的欲望或动机只是简单的身体欲望,不能体现出人之所是。(see Cohon,p.65)科斯戈尔德用实践同一性(practical identity)概念来刻画能够在各种程度上体现人之所是的那些欲望或动机。实践同一性是关于自我的描述,人通过该描述理解自我,认为自己所做的事和所过的生活是值得的。(see Korsgaard,1996,p.101)实践同一性相当于社会角色,比如作为教师教育学生。大多数实践同一性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偶然性,只有人作为人的道德同一性是必然的。道德同一性对人提出两个紧密相关的要求,即人必须根据某些准则行动,并且行动准则必须能被普遍化。这意味着人要选择或接纳某些偶然的实践同一性,这些同一性为行动提供具体的准则或理由,而行动理由的规范性植根于定言命令,定言命令为统一自身的活动奠定了最终的规范性基础。 人生活在交叠繁复的社会情境中,总是同时拥有很多实践同一性,它们对能动者发出各种要求,这些要求有可能内在地相互冲突,也有可能只是碰巧无法同时满足。科斯戈尔德意识到了冲突的可能性。比如作为黑手党的同一性要求他去谋杀,人之为人的道德同一性却要求他不能谋杀。当偶然同一性与道德同一性发生冲突时,人应该如何抉择是很清晰的:放弃偶然同一性,遵守道德律。但是,当两个偶然同一性相互冲突时,人该如何抉择,却并无定论。个体无论如何抉择,都不是基于普遍原则,而是根据具体情境的个体性决断。不同于法兰克福对于决断可能性的悲观态度,科斯戈尔德认为理性反思可以让个体作出抉择。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心理矛盾,他们各自都非常依恋自己的家族,但同时也很珍视对彼此的爱情。理性反思如何让这两位青年在两难之间作出抉择?科斯戈尔德说,如果他们进行了充分、彻底的理性反思,最终会意识到矛盾的一极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从而把矛盾的另一极反思地接受为行动的理由和生活的方向。(see ibid.,p.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