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人可以一直做到完美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文华,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

原文出处:
父母必读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3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孩子要开始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比赛有输赢,做题也会有对错。怎么面对“错”,是父母和孩子的成长必修课。

      案例:刺眼的红色批注

      子林刚上一年级,一开始的单元练习都比较简单,他完成得既快又准确。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渐渐地,他遇到了一些挑战。但因为之前几个单元练习完成得很好,他对自己的要求设定得很高,一个字写不好,就会擦掉重写,直到写到自己满意为止。妈妈觉得一年级的孩子就能这么严格要求自己,是非常好的,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可是,妈妈也发现有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太过完美,无形之中给自己的压力很大,她开始担心孩子的心理状况。

      直到前几天,孩子在做三单元练习册时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用红笔在错题旁边做了批改,孩子的情绪有些崩溃了,他接受不了自己做错了题,而且还有红笔的批注,他哭着问妈妈能不能把老师的红色批改擦掉,他可以把错题改过来。妈妈无奈地告诉他这不可以,于是孩子号啕大哭起来:“我这个练习册不是全对的了,怎么办啊妈妈?!”妈妈也不知该怎么办,只能安慰孩子:“做错了也没什么,我们改对了就好了,没有人会一直得100分的。妈妈小时候也没有一直考100分。”

      点评: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学习成果

      上了一年级,孩子们都要开始面对学习成绩,有些孩子把做错题这件事看得云淡风轻,家长要花很多精力去告诉他:你要认真点,成绩是你的学习检验成果。但也有些孩子会把成绩看得很重,不允许自己犯一点点错误,比如案例中的子林。可见,从一入学,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子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作为家长,要如何教会孩子面对不完美?

      原因: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孩子无法面对“错”而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

      1.平时很少失败,无法接受现实

      对于一个“赢”惯了的人,会把“赢”“完美”作为人生的常态,就像日出东方一样的习以为常,一旦出现了与平时不符的情况,会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对于子林这样的孩子来说,“失败”只是一个名词,与自己无关。所以当“不完美”来临时,他的心里是没有类似的经验来帮他抵御这种打击的,因而孩子没有办法也不知道该怎么接受现实。

      2.心理素质较差,不会自我调节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认知能力等都是影响孩子心理素质的重要原因。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孩子来说,失败会让他紧张、控制不好情绪,这种孩子一般心理调节的能力也差,遇到问题的时候容易想不开,无法自己调节,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一蹶不振的情况。

      3.在意他人看法,害怕长辈失望

      这种孩子一般是过多地承载了家长尤其是长辈的厚望,他无法面对不完美,必须要考100分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因为他是家里的骄傲,不能让在乎自己的人失望。对他而言,让在乎的人失望比失败本身更让他难以接受。

      父母:帮孩子打破完美魔咒

      那么,作为家长,要如何教会孩子面对不完美呢?以下几个锦囊请收好!

      1.以身作则,接受不完美

      “以身作则”这4个字似乎是解决所有家庭教育问题的不二法则。事实也证明,没有比这更好的家庭教育捷径了。家长们平时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失败、不完美的时刻,当妈妈做煳了一道菜时,当爸爸在工作中遇到麻烦时,是否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了积极大度的风范?是否用实际行动向孩子展现了输得起的样子?如果您的孩子恰好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那父母就更要注意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不完美时刻时的情绪和处理方法,身体力行地展现出对不完美的接纳,既能承载成功的鲜花与掌声,也能释然失败的痛苦和打击。

      2.创设机会,体验不完美

      要孩子从自己的视角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正常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是靠说教就可以做到的,一定要让他有所经历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些稍微有挑战性的事情,甚至可以有意安排一些他完不成的小目标,在整个过程中陪他一起准备、尝试、努力、面对结果。在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太想让孩子赢了,见不得孩子经历挫折,这往往是因为家长自己就不能容忍孩子“输”,忘记了“输”也是一种成长。给孩子提供挫折体验的机会,让他体验不能事事如意,陪他一起从挫折中恢复,锻炼孩子受挫而不受伤的能力。

      3.全面发展,打破“100分”“第一名”的魔咒

      被称为“微分几何之父”的陈省身教授曾经在给中科大少年班的题词中写道:“不要考第一。”这其中蕴含了教育智慧。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100分”和“第一名”是有魔力的,因为这些会带来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崇拜、家长的奖励。但是当孩子过分地关注这些外部评价时,他对学习的态度就变成了追逐成绩和名次,而非学习本身。就像案例中的子林,他更关注的是“红笔的批注”“不是全对”等这些外在的事情,而并没有关注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这对于本应享受学习过程、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所以,打破“第一名”和“100分”的魔咒可以让孩子放下心理压力,把精力更好地用在发展兴趣、人际交往等方面,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比“第一名”更有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