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相信“我自己可以”

作 者:
臧娜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教育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孩子6岁了,可还像个没断奶的娃,什么都要我帮忙,什么都要依赖我,连自己穿衣服都不会,这可怎么办啊?”

      在《家庭教育》杂志关于“孩子最难教育的问题”中,“孩子依赖性太强”的回答占比为37.44%,在1827位家长中,有684位家长苦恼于孩子独立性太差、什么事都要依赖自己。那孩子为什么会依赖性强?我们该如何培养他的独立性?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过程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关于“依赖”的难题。

      孩子为什么“依赖性强”

      籽悦妈妈是孩子们眼里的“别人家妈妈”,因为,她实在太“完美”了!籽悦要吃什么,妈妈二话不说,买来;籽悦的“城堡积木”倒了,妈妈二话不说,重新搭好,垒得高高;籽悦玩好玩具,妈妈还是二话不说,飞速“收拾残局”。

      “籽悦,你真是太幸福了,什么都不用自己干啊!你妈妈真好!”隔壁的欢萌羡慕地感叹。

      “嗯,我妈妈就和全能机器人一样,什么都会帮我干好!”籽悦略带得意地说。

      可慢慢地,“全能”“完美”的籽悦妈妈发现,已经上大班的籽悦衣服穿不好、鞋带系不好、回家吃饭还要等家里人喂……更糟糕的是,一旦出现什么问题,籽悦还要责怪妈妈:“你看,就是你买的衣服不好,这扣子太难扣了,害得我到幼儿园出洋相!”“你看,都怪你,不帮我把鞋带系紧点儿。”

      这孩子为什么什么事都要依赖妈妈?依赖也就算了,还总要挑刺,一点儿都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我的教养方式是不是错了?”籽悦妈妈开始反思……

      “全能”“完美”的妈妈却带出了一个事事依赖又事事抱怨的孩子,这是个例吗?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不少依赖性较强的孩子,往往会有对他“千依百顺”的家长。他们事事为孩子着想,孩子只要一声令下,或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就处理到位。就像案例中的籽悦妈妈那样,孩子什么事都不需要自己动手、动脑,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选择依赖那个“全能”的妈妈、那个“随叫随到”的妈妈、那个“无微不至”的妈妈。

      事事包办的家长一方面会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让孩子养成“爸爸妈妈会帮我做”的思维定式,从而产生依赖心理;另一方面,容易让孩子失去自己动手锻炼的机会,导致孩子自理能力较差,让孩子失去自信:“为什么我做不好?”“我是不是什么都做不好?”“是不是只有爸爸妈妈帮我,我才能做好?”在孩子借由做成一件事而进入自信的关键阶段,他的这种不自信会进一步增强他对父母的依赖,从而进入“依赖父母——没有自己做事的机会——缺乏自理能力——缺少信心——进一步依赖父母”的不良循环。

      所以,孩子的依赖往往源于父母的过度不放心,源于父母的包办代替,源于父母的事无巨细。这就需要我们适度放手,并且明确孩子在哪个阶段应该自己学会处理些什么事。比如,两三岁的孩子,我们应该教会他自己吃饭、穿鞋、收拾玩具、走路等;四五岁的孩子,我们要让他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扣扣子、洗澡等,同时,要培养他帮忙做家务,比如擦桌子、扫地等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要知道,让孩子自己学会去做这些事,并不是简单地让他学习劳动、学会自理,更重要的是让他通过这些劳动,产生“我可以”的自信心,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不但对摆脱孩子的过度依赖至关重要,也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自我成就感”“自我胜任感”的建立至关重要。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把握孩子成长中的一些关键期

      妈妈发现,2岁半的齐齐最近很喜欢说“我自己来”,什么都要“自己来”。

      妈妈给他的衣服扣上琥珀色纽扣,小家伙大声抗议:“不要,我自己来!”

      妈妈给他天空蓝的小碗上放上番茄炒蛋,小家伙满脸不高兴:“不要,我自己来!”

      妈妈从玩具柜里拿出他最爱的彩虹色积木,小家伙还是不满意:“不要,不要玩这个,我自己来!”

      妈妈有些想不通了,这孩子是怎么了?以前明明什么都要“妈妈帮”“妈妈来”的小家伙,怎么坚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还一点儿不想让别人插手!

      齐齐妈妈所叙述的状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典型。一般来说,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会经历他的“第一反抗期”。这时候,他们的口头禅就是“我不要”“我要自己来”,虽然这时的孩子让家长觉得有点难以应付,好像自己怎么做都难以让孩子满意,但其实这正是我们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好时机。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口口声声的“我不要”就是他的独立宣言,他想试试自己的能力,他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做好一件事,他不想只当依赖爸爸妈妈的“乖宝贝”,他也想像大人那样能干、强大。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孩子这个寻求独立的关键期,顺应他的独立需求,让他自己去尝试,在尝试中收获自信。

      另外,孩子在0-6岁时,还会经历动作敏感期、细节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比如,在秩序敏感期,他会要求凡事“整齐”“有序”,他会特别注重“位置”“顺序”。毛巾就要这样放:红色(自己的)、蓝色(妈妈的)、绿色(爸爸的);玩具就要这样放:第一排,放飞机;第二排,放玩偶;第三排,放大型客车;再后面一排:放小型家用车……这顺序可一点儿也不能乱。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对这些“秩序”较真起来,那他可能就进入了“秩序敏感期”。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让孩子学习自己整理玩具,自己归类衣服,帮助摆放碗筷等,引导孩子在他的敏感期独立做事并养成良好习惯,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章: